第A07版:教育周刊

用成长密码深耕品质发展

  □茅旦华

  无锡市新吴区泰山路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泰小”)自2017年建校以来,依托与百年名校连元街小学的深度合作,探索“6+1”跨区域合作办学模式,凭借合作办学的创新基因与文化立校的深耕实践,迅速成长为区域教育创新的标杆。

  该校已初步形成“理念先行、资源联动、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在合作办学、文化立校、师生成长、家校共育等领域创新实践,形成了合作办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驱动力。作为一所建校仅8年的年轻学校,泰小用成长密码深耕品质发展,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深耕合作办学

  泰小的诞生源于新吴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2017年,无锡市首个“名校+新校跨区域合作办学”项目,犹如一颗新教育的种子播撒在新吴教育的土地上。各美其美,凸显合作办学的高度,构成一幅美好的生长图——向下生根,全神贯注内涵发展;向上生长,聚精会神合作办学。

  2023年是第二轮“泰连合作办学”启动年,也是泰小作为“新吴教育集群基地校”牵头校,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的起始年,即以泰小发展为原点,架设“连心桥”,打开“四校门”,深耕合作办学、集团办学,亮出美好教育品牌,助推新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泰小聚焦质量“硬实力”和内涵“软实力”,双实力推进,两手齐抓,积极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同时,泰小架设区内发展桥梁,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向连元街小学学习取经,再向新吴教育输送经验,双向发力,提升品质。

  深耕文化立校

  走进泰小,著名书法家陆修伯书写的“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的办学理念镶嵌在高高的红墙上,激励泰山娃迎接全新的挑战,跟上时代的步伐。蓝灰色的泰小文化墙上有校训、办学理念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形象“山山”“源源”站立其间,时刻提醒泰山娃做好学校文化代言人。

  走访中发现,泰小的文化建设兼具显性表达与隐性渗透。校园内,理念墙、校风路牌、彩虹跑道等景观将“思源砺行”的校训具象化;开放式校史室、“多一页”书吧、泥人展厅等空间则成为浸润式育人载体。这种“文化赋形”的策略,使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校园符号,形成“儿童立场”的文化生态。学校发布了《新生入学指南》《新教师入职指南》等,将文化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形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育人生态。

  经过7年时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思源砺行文化体系”。在新吴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泰小深度解读校园文化,进行环境再建设,校歌书、新改造的大操场、篮球场等处处彰显文化,浸润德育,展示课程。书法长廊与惠山泥人展厅巧妙融合非遗,提升学生审美。

  深耕师生成长

  校长尤丽娜介绍,“文化赋魂、课程赋形、项目赋能”三驾马车拉动泰小快速发展。一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生活空间,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致远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以丰富的课程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二是坚守儿童立场,追求“看见学生、看见学习、看见成长”的现代课堂,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理念引领,致力于构建活泼的“生长课堂”,师生在自由活泼的共生共长中,倾听生命拔节的脆响。三是积极推进“抬龙头,亮品牌,追光‘泰连’美好教育——泰连第二轮跨区域合作办学内涵建设项目”,同步实施11个校级重点攻坚项目。

  2025年是泰小三年规划的启动年、十年发展的关键年。泰山路小学、文博实验中学、泰山路实验幼儿园要形成教育一体化,探索学生成长新路,建立“12年中小幼教育联盟”。从学校、教师、学生3个层面着力思考:美好·泰山路,“6+1”合作路径再拓宽;美好·泰小君,思源好教师团队再进阶;美好·泰山娃,致远少年生长行动再升级。

  泰山路实验小学既是一所快速崛起的新优质学校,也是观察区域教育改革的微观窗口。学校以文化为根、以合作为翼的发展路径,在督导过程中展示的成长密码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未来,坚信泰小能继续秉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以“品质办学”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为新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新吴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