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题

智启未来 “媒”力绽放

——2025“AI赋能 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暨“百家党媒菏泽行”活动侧记

  时下的菏泽,芍药接续牡丹的盛放,将春日浪漫谱写成夏日的产业序章。

  4月27日至30日,来自全国的百家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中国牡丹之都”,参加2025“AI赋能 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暨“百家党媒菏泽行”活动,在思想碰撞与实地探访中,见证传统产业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共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道。

  霓裳焕新织锦绣

  在曹县有爱共创汉服直播基地展厅,各式汉服在灯光下流光溢彩,主播的推介声此起彼伏。从清晨至凌晨,基地内的主播轮番在各大电商平台与短视频平台开播。

  这个曾以演出服制造闻名的县城,如今已构建起“AI设计+智能工厂+电商直播”的全产业链。曹县依托电商优势,聚力发展汉服产业,形成涵盖原创研发、设计制作、绣花印花、展演销售的完整链条。目前,曹县汉服企业达2753家,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在曹县,‘新农人’将手机变为‘新农具’,借直播平台推广汉服这一‘新产品’。”人民政协网大数据部主任隋国龙表示。

  如今,汉服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国色绽放新业态

  从牡丹“一枝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竞艳”,菏泽以一朵花撬动百亿级产业链。

  牡丹不仅可供观赏,其根可入药,籽可榨油,蕊可制茶,瓣可提露,兼具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在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会嘉宾近距离考察牡丹花蕊茶、牡丹籽油、日化美妆等衍生产品,见证了牡丹从“观赏花卉”向“健康产业”的蜕变。

  正值芍药鲜切花采切旺季,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芍药鲜切花日均销量保持在40万枝以上。4月26日,菏泽—鄂州鲜花航班正式通航,这是国内首条芍药鲜切花全货机航班,菏泽芍药鲜切花可通过该条“空中快线”加速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通过技术升级,牡丹鲜花饼精准降低了糖度与油度,让美味与健康兼得。”在山东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展厅,工作人员展示着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成果。该公司利用自身产业链优势,有效将产业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推动提升牡丹产业附加值。

  菏泽牡丹IP形象“丹萌萌”花样出新,3D版汉服九色系“丹萌萌”向各地游客推介菏泽牡丹。可知府文化产业(山东)有限公司设计师温永华介绍,“丹萌萌”不仅是一位可爱美丽的吉祥物,更是牡丹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让牡丹之美绽放在每一个人心中。由该公司设计的2025世界牡丹大会数字牡丹艺术主题《东方绽放》,在2025菏泽牡丹节会期间惊艳亮相,向世界递出一张全新的文化名片。

  以花为媒,以花兴城。2024年,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带动就业50万人,完成了从“富贵之花”到“富民之花”的蝶变。

  黄河滩区绽新颜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群众艰苦生活的写照。 如今的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白墙青瓦的二层小楼布局在新村台上,基础设施一步到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可以在家门口的地毯加工车间务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菏泽沿黄各乡镇争相发展相关产业,扎实做好滩区发展的“后半篇文章”,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位于六合新村的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复原了大洪水灾难的场景,展示了水患给滩区群众带来的沉重灾难,和如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实施后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海南日报社的张杰在黄河滩区见证了乡村振兴新图景:这几年黄河滩区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姓安居乐业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昔日“洪水走廊”,今朝“幸福高地”,滩区之变正是菏泽乡村振兴的缩影。

  携手共谱新华章

  当前,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中国经济、社会和技术生态的关键驱动力。

  本次活动中,中国日报社技术中心应用研发处刘颋以《国传智能解决方案》为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以《融合新闻策划AI应用系统》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蒋继国以《AI赋能,开启智慧教育与医疗新时代》为主题,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菏泽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牡丹芍药产业发展、汉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进行了交流;内蒙古兴安盟融媒体中心与菏泽日报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当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遇上产业数字化转型,必将催生新时代的传播伟力。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潘梅表示,菏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AI赋能,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本次活动系统解析AI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分享AI赋能报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并在调研中感受这片热土改革创新的时代脉搏。

  活动期间,全国媒体同仁把镜头与妙笔对准菏泽,记录美好瞬间、定格精彩画面,以AI赋能新闻创作,将菏泽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故事传向四海。

  (张啸 文 / 李保珠 图)

  链接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古时境内有“菏水”和“雷泽湖”,故得名“菏泽”。菏泽是连接中原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的重要枢纽,京九铁路、日兰高速、济广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古称“曹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相传伏羲、尧、舜等上古帝王曾在此活动,商汤曾建都于亳(今曹县境内)。菏泽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牡丹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每年4月举办“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吸引海内外游客。菏泽是戏曲之乡,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等地方戏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此外,鲁西南鼓吹乐、曹州面人、鄄城鲁锦等传统技艺也极具特色。菏泽民间尚武,是梅花拳、洪拳等武术流派的发源地之一。菏泽是农业大市,粮食、棉花、蔬菜、林木产量居全省前列,被誉为“中国平原森林城市”。近年来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多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曹县为代表的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曹县成为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汉服、木制品等产业享誉全国。菏泽牡丹机场已通航多个国内城市,高铁菏泽东站接入鲁南高铁网络,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地位。境内有黄河、洙赵新河等水系,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菏泽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正逐步成为鲁西南崛起的新兴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