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纵横

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

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样本”。经组委会审核发布,本届博览会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截至15日12时,主展馆内观展人次已突破20万、较上届翻倍。现场成交或意向成交额预计将达25亿元人民币。

  ——“湘”约精彩

  行走在各大场馆内,农食产品、美妆服饰、珠宝玉石等非洲好物,与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日用百货等中国制造齐聚一堂。中外客商不时驻足体验、交流洽谈,一幕幕火热的景象见证中非贸易的蓬勃发展。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破2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1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数字的跃升,折射出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本届博览会广泛涉及建筑制造、电力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不论是丰富多彩的展品品类,还是氛围热烈的主题论坛,中非合作在一场场“双向奔赴”中日益精彩。

  ——今“非”昔比

  “这是我们生产的金枪鱼罐头。”索马里SOMTUNA渔业公司负责人穆罕默德指着展柜说道,“随着更多非洲国家农产品获得输华准入,我们生产的罐头、鱼粉、鱼油等多品类得以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此次参展正是瞄准中国的食品产业链。”

  娜娅娃·奇帕拉贝拉是来自赞比亚的企业代表,她带来了由赞比亚女性设计师手工制作的耳环、项链、戒指等饰品。“中国消费者对网购的需求很大,我们准备尽快打通线上渠道,将博览会上的商机变成生意。”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说:“本届博览会在展览展示、合作模式新路径新模式的培育推介等方面作出创新安排,力求为中非务实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前景可期

  随着中非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推进,信心与期待在本届博览会上涌动。越来越多非洲伙伴通过便利的渠道把优质特色产品运到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出海”非洲。

  “非洲这片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热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华大万物CEO刘欢说,华大万物以多年生稻技术为核心,已在非洲多国建立了从品种选育到技术推广的完整体系,此次希望借助博览会契机开拓非洲市场,将多年生稻推广至更多非洲国家。(据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