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警方周刊

初心如磐 向光而行

  擎旗奋进,永远跟党走。在这个充满信仰和活力的7月,一起凝视警徽上麦穗环绕的星辰——那是无数个深夜蹲守时陪伴他们的微光,是抢险冲锋时灼烫胸膛的火光,更是从南湖红船一路蜿蜒至今的信仰之光。前进路上,初心如磐,每一个党组织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民警都是一个坚定的榜样标杆:他们用脚步丈量平安的厚度,那些深浅不一的足迹里,藏着比晨露更晶莹的初心;他们用双手托举生命的重量,这双手或许皲裂粗糙,却始终保持着向群众伸出的弧度;他们用背影构筑岁月的安宁,那些不曾转身的挺拔,站成了行道树般的风景。

  指纹的温度

  警察的荣光不只闪耀在破案追凶的惊心动魄中,更流淌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里。

  ——江阴市公安局夏港派出所 吴柳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整理好背包准备出门——今天是为朱大爷上门办证的日子。背包里装着的不只是办证的装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一份对誓言的践行。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的下午说起。这天,我来到朱大爷家,敲门后却迟迟无人应答。正当我准备离开时,门缝里探出半张憔悴的脸,我亮出警官证说明身份,他才颤巍巍地拉开门。

  不足15平方米的房间里,朱大爷坐在轮椅上,手腕瘦得能看见骨节轮廓。“您的身份证快过期了,记得及时换证!”“身份证?是快过期了,但我这个身子骨实在没法去换……”大爷苦笑着摇头。回到派出所,我立即联系了户籍窗口的同事,为朱大爷上门办证。

  上门换证的日子很快到来,我们推开朱大爷家那扇吱呀作响的铁门,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采集指纹的过程异常艰难,朱大爷的手指因长年劳作,指纹已几乎磨平,我弯下腰轻声安慰道:“大爷,咱们慢慢来,不急!”系统提示指纹采集成功的那一刻,朱大爷像个孩子般笑了起来,而我却鼻头一酸。

  回派出所的路上,暮色中的社区灯火渐次亮起,胸前的党徽在余晖中微微发亮。“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能否为一个瘫痪老人弯下腰的细节里,蕴含在愿不愿意为特殊群体多跑一趟的选择中。

  原来,一枚艰难采集的指纹,也可以是最珍贵的勋章。

  警服的分量

  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这就是我这身警服最实在的分量,也是我心中那份守护最朴素、最珍贵的意义。

  ——滨湖公安分局治安大队 顾斐

  6月底的傍晚,空气里裹着梅雨季特有的闷热潮湿,像块拧不干的厚毛巾贴在身上。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我揉了揉发酸的脖子,照例准备“顺路”去水秀新村转转,一路上蝉鸣时断时续,更添了几分暑气。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见“夕阳红护院队”的老张头在树荫底下乘凉。

  “张伯,这儿凉快呢?”我笑着招呼,“小顾啊,正好有桩事儿找你。”他朝路口拐角处那栋楼指去,“那套房子前阵子一直空着锁着。就这几天,搬进去好些人,看着都面生,我昨天路过,恰好门开着条缝,里面用薄木板隔得跟鸽子笼似的!电线扯得跟蜘蛛网一样,悬在半空!像是群租房。”张伯的观察,向来准得很。

  “张伯,您这‘活地图’眼睛真毒!这事儿太重要了,多亏您留心了!安全无小事啊!”我立刻掏出警务通,迅速在“社区超图”上定位:这套房子在系统上显示“空置”。再关联水电数据——果然,最近一周用量像这气温一样,噌噌往上蹿!老张头亲眼所见,加上这数据的异常,基本坐实了房屋合租和安全风险。

  “行,张伯,这事儿交给我。您放心!”我郑重地对老张头说,心里那根弦已经绷紧了。我立刻在系统里发出指令:疑似合租房屋,存在用电安全隐患。溪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小韩立即上门核查处置,将该户住房纳入了管理。

  回家的路上,晚风依旧闷热,但心里却格外踏实,路灯渐次亮起,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作为一名党员民警,守护百姓平安,不正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吗?

  守护无声

  头顶警徽、胸怀红心,我愿化作百姓身边永不熄灭的灯火,把所有的守护都写成无声的诺言。

  ——惠山公安分局西漳派出所 吴涛

  从立志报国的军人到扎根基层的社区民警,我遇到过困难,有过挑战,但想起自己党员的身份,都会产生克服万难的勇气和动力。“安全无小事,不是100分就是0分!”我在工作笔记里,把辖区门店、小区、村子、道路详细标注,记得满满当当,社区各个角落、每户人家的情况都“刻”进了我的头脑,别看这些鸡毛蒜皮好像没有用,关键时刻可都是宝。

  老刘和老张是几十年的邻居,这天,他们突然在家门口吵得不可开交,老刘责怪老张半夜回家声音大,影响自己休息,老张认为老刘在故意找茬,因为别人都没意见。两人剑拔弩张,甚至都快要动起手来,我赶忙上前拉住了两人。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这对老邻居哪是因为噪音问题吵,问题的根源还是门前公摊面积的使用,两个人都倔得很,谁也不肯让步。为了让两人重归于好,我找上了社区和街道工作人员,一道和他俩边“唠家常”,边做工作,打起了“连环战”和“情理战”。多年的矛盾化解不易,我前前后后跑了5趟,电话不知打了多少通,或许是我的坚持打动了两人,这两家人的“冷板凳”终于被“焐热”了,这对“老邻居”在我的见证下,握手言和。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群众事无小事”,只要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真正去为他们考虑,这份真心就一定会被看见。

  照亮夜晚的光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群众安心,就是我们最大的心安。

  ——梁溪公安分局中山路警务工作站 马阿里

  仲夏的夜,白日的燥热虽已褪去,却蒸腾起另一种黏稠的闷。我驾着警车,在街头巷尾缓缓穿行。车窗外,几点稀疏的灯火在浓稠的黑暗里浮沉,远处低沉的雷声滚过天际,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突然,电台传来的警情声刺破沉闷:一名女子欲轻生跳河!我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一车收到,正在前往!”我猛踩油门,握紧方向盘,警车如离弦之箭,刺破黏稠的夜色,朝着目的地梁溪大桥疾驰而去。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那个令人心颤的轮廓——大桥护栏外侧,狭窄的步道上,女子的身影正背对着桥面,面朝脚下的漆黑河水。那身影单薄,像一片随时会被狂风吹落的枯叶,在距离桥面近20米高的虚空中,摇摇欲坠。

  警车一个急刹,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尖啸,停在距离目标几十米外的桥面上。我撞开车门跳了出来,一把抄起强光手电,精准地笼罩住那个身影,我知道,这场救援,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每一秒钟都要绷紧神经。我一边安抚女子情绪,帮她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企图分散她的注意力,一边寻找合适的机会实施营救,就在她低头擦拭眼泪的瞬间,我一个箭步冲上去,紧紧抓住她的手臂,与现场其他救援人员合力将女子拉回安全区域。又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安抚,她才终于放下心结。

  前方,是无边无际的夜晚,和下一个需要照亮的路口。穿这身警服,守的就是万家灯火;胸前党徽发烫,危急时刻,党员就得往前冲,这誓词,或许早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别怕,踩在我肩上!”

  我的肩膀扛过枪,自然也要扛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锡山公安分局门楼警务工作站 李静

  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我脱下橄榄绿穿上警察蓝;从军旅到警营,一颗忠诚于党的初心从未改变,一腔报效国家的热情丝毫不减,我在守卫国家安全、守护百姓平安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传承着不变的信仰、履行着新的使命。

  我至今记得那位老人在水中挣扎的场景:天下着小雨,落水老人拼尽全力从水中站起来,努力地踩上河堤边距离地面3米多、仅20厘米宽的石阶,双手扒在近乎垂直的堤坝上不停大声呼救。我趴在地上探出大半个身体,引导老人将绳索穿过腋下将其向上拉,但河岸护栏间隙空间实在太狭小,无法容纳两人同步进行施救,救援人员很难将老人拉上来。

  不能等了,我果断决定自己下去。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用双手扒住堤坝上沿慢慢下移,但石阶上的青苔十分湿滑,我跳上石阶时还是不慎落入水中,肩膀也被撞伤。“别怕,踩在我肩上!”我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蹲下身体让老人骑坐在我的肩上,慢慢起身将老人托举起来,岸上救援人员也抓住老人双臂,终于成功将老人救至岸上。看到老人平安,我也终于松了口气。“赶紧回去换衣服,别冻着!”突然,人群中传来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比任何表彰都温暖。

  每一起警情都必须全力以赴,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就得挺身而出。什么是共产党员的担当?我会指向接警台上那30面锦旗,指向每一次挺身而出的瞬间。

  “老兵”的初心

  党旗飘扬的方向,是我唯一铁打的信仰。

  ——经开公安分局华庄派出所 肖建兵

  2019年,我来到经开公安分局华庄派出所,我管辖的片区里有30多个工地,人员流动频繁,矛盾纠纷也多,这着实让我很“头疼”,我深知这是一场对党员初心的考验,胸前那枚党徽时刻提醒着我:越是艰难处,越要彰显党员担当,骨子里那股“要把事情做好”的劲儿支持着我,我相信只要用心、积极地去沟通,端好公平公正的这杆秤,就一定能做好。

  记得今年4月,辖区某工地因为项目事宜,管理人员和专业分包方起了口角,最后动了手。双方都态度强硬、寸步不让。眼看着正面调解行不通,我决定从侧面入手,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理清楚矛盾的关键。我找到工地各方深入了解情况,凭着多年经验,心里大概有了双方能接受的调解方向。于是,我再一次把双方约到派出所,从责任划分到长远的合作关系,一点点掰开揉碎地分析,最终协商出了一个双方都觉得合情合理的赔偿方案,看着他们握手言和,我也放下了心。

  作为所里的老师傅、老党员,我常跟年轻民警说:“我们社区民警啊,就是群众的‘老娘舅’!”要多去小区里转转,跟乡亲们拉拉家常,主动问问大家哪里治安还需要加强,邻里间有什么矛盾纠纷。在我看来,能够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就是我最大的职责和荣耀。每当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我就想起入党时的誓言——这种成就感,是任何奖励都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