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教育周刊

党建引领强师兴教

梁溪教育深入实施“品质先锋”工程

  “我的孩子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我都替她着急,怎么办?”“最近我的孩子一句都说不得……”近日,广益街道文体活动中心毛毛虫图书馆里,举行了一场党员活动。此次活动涵盖了教育咨询、家庭教育讲座、招生政策咨询、创意手工等,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贴心的教育指导。该活动是梁溪区委教育工委以高品质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道缩影。近年来,梁溪区委教育工委秉持“融入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品质先锋”工程,打造高质量党建体系,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建强一批先锋堡垒

  实施筑垒强基行动。近年来,梁溪区委教育工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组织”“如何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等命题展开探索实践,以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组织为导向,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分层分类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数体系,37所学校获评市示范型党支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实施组织领航行动。该区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及协调运行机制,以制度形式把党的领导融入学校治理各环节。

  实施品牌创新行动。区委教育工委通过品牌项目化管理,把党组织工作融入教育教学中,发挥“党建+育人”“党建+学科”“党建+德育”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全区已有17所学校获评省市中小学校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区域建构“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评2022年度市优秀党建调研报告一等奖。

  聚焦思想领航,锻造一支头雁队伍

  选优配强头雁队伍。区委教育工委将德才兼备、民主议事、分工合作、补台补位作为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的标准,健全完善党总支“党政分设”、党支部“党政一肩挑”党务工作机制,强化副书记、支委履职能力建设。积极储备优秀中青年干部,着力选拔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把专(兼)职副书记岗位作为选拔书记、校长的重要台阶。

  培育提升能力素质。区委教育工委还建立了系统化干训培养体系,近年来组织新任书记参加党务知识专项培训114人次,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国和省市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培训228人次,切实提升书记理论学习力、思考力和岗位实操胜任力、实践力。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9人获评市担当贡献者、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推深做实书记项目。全区教育系统围绕党员队伍管理、年轻干部培养、清廉学校建设、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研究等课题,共推进97个书记项目。这些项目由书记领衔、执教党课,列出清单、序时跟进,充分发挥党建文化的教育引导及凝聚作用。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的“‘双带头’共同发力,做有‘品’的教育”作为省中小学校“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被展示并获点赞。

  坚守初心本源,培育一群服务先锋

  争当“红色先锋”。开展先锋党员微故事分享、老中青党员共话成长等交流活动,是梁溪区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的传统活动之一。这个活动致力于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管理骨干。此外,该区还将党小组设在教研组、年级组、科研组等,结合项目推进、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护校安园等工作,明确党员“责任田”,由党员骨干承担攻坚任务,积极发挥党员在业务及党内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争当“教改先锋”。梁溪区充分发挥党员名师、党员名校长、党员名班主任、党员骨干教师的先锋引领作用,在区域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中亮出身份、亮出智慧,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跨学科研究、展示示范课、推送主题班会,主动承担教改核心项目,实现将自身专业优势转化为团队共进动力、青年教师成长样本。目前,全区共推出党员名师、党员名班主任优质课80余节,书记优质微党课30余节,成为教育事业创新前行的“领头军”。

  争当“志愿先锋”。梁溪区教育系统党员志愿先锋处处可见。近年来,党员参与“三报到三服务”活动4750人次、“千名党员访万家”7128人次,积极创建“全龄友好社会”。响应“把支部建进小区”号召,组织机关党员深入12个社区党支部开展活动,为群众提供业务指导、技能传授、公益服务,以实际行动彰显教育工作者志愿下沉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梁溪区委教育工委)

  链 接

  坚持党建引领育人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无锡市东林中学党总支围绕“竞志”文化,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获评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读校行:厚植家国情怀的东林思政创新实践”成功入选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强化党组织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政治引领力。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学校党总支在师生中开展价值引导和行动指引。创建校史微课程,以沉浸式学习培育师生家国情怀。党员“亮身份、亮岗位”,集体研究明确思政课学段目标,实施跨学科备课制度。创建“竞志青年社团”,推行“党建+教学”“双导师”培养机制,帮助师生既拧紧“思想总开关”,又开启“学科发展新路径”。

  强化党组织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学影响力。学校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思政课教育改革,开展“东林微讲堂”讲党课活动,让每位党员成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讲人。围绕两棵280余年的古银杏,与学生一起在银杏树下厚植“读己、读校、读城、读国”的情怀。积极开展“学问课堂”深度研究,实现学生“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

  强化党组织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践行辐射力。学校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让思政课成为“活水源泉”。创设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评选“竞志好教师”,让学生在可感知、可触碰、可学习的榜样身边感受成长的魅力。秉承东林书院文化的“三声”“三事”,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国家发展,关切民生福祉。建设“读校行”体验空间和建设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库,思政课程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信仰之旅”。

  养根竢实 筑垒强基 聚力做有“品”的教育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养根竢实”的学校文化,凝练“连+”书记工作法,聚力做有“品”的教育。连元街小学党总支先后被省、市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并获得3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聚心有“品”,夯基垒台全辐射。学校以“竢实”文化引领,用实践创新打造新时代“竢实学堂”。“三连‘慧’智,养根竢实”获评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党总支创新构建“书记带头、骨干引领、党团队一体”党建模式,开设“传家宝”讲堂,讲好榜样故事、教师故事、学生故事。

  聚能有“品”,教学示范促共生。成立“实遂”教师成长学院,党员教师在“千课万人”“课改中国行”等舞台上讲示范课,与新入职教师磨课、研课,指导新教师自信地站在课堂中央。“兼爱、约礼、履责、乐群”的“竢实少年”不断涌现,累计获评“江苏好少年”42人,无锡市十佳小公民、无锡市优秀少先队员、无锡市追梦好少年等139人。

  聚力有“品”,特色办学立潮头。作为省义务教育学校唯一入选的省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施丽书记工作室”积极打造由“养根课程”“竢实课程”“扬华课程”三大课程组成的“稚学课程”。学校首创的“慧学周”已发展至7.0版,AI赋能“1+N”行动的学习成效显著,“慧学周”课改经验写入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特色办学让学校从“高原”走向“高峰”。

  党建引领风潮涌 映山花开映山红

  无锡市侨谊幼儿园以“人格育人格”,探索形成“映山红开,向美绽放”党建文化品牌,引领党员、教师、幼儿朝着“向上”“向善”“向美”成长。

  铸魂固本,构建“党建+思想引领”同心圆。自办园起,侨谊幼儿园党支部将映山红根植在园中角角落落,并将映山红作为园花,融入教育的点点滴滴。传承侨谊特色“三味书社”,设立读书会,激励党员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育行者。幼儿园“童心至善”四有好教师团队获评2024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幼儿园通过三维协同育人体系建构、儿童成长支持圈打造、教育价值共同体培训,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从幼儿园、家庭、社会获得适性发展的教育支持。

  堡垒攻坚,打造“党建+业务融合”先锋链。侨谊幼教集团采用“名园办新园”多园区、多点位运行模式,形成“开园即优质、优质带一片”的办园风貌。探寻集团课程建设“侨谊方案”,结合数字化工程教育、户外挑战实践、亲社会游戏等特色项目,形成侨谊幼教集团各园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课程文化。

  担当作为,践行“党建+服务社会”使命行。通过“吴昀劳模三创工作室”等开展项目攻坚、技能传授等,近年来,新增骨干教师、先进教师20余名,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70余次。幼儿园彰显社会责任担当,侨谊幼儿园金科园率先试点开设托班,有效缓解区域入园难的问题。开展公益早教、招生咨询等活动,惠及千余人次。幼儿园先后与新疆阿合奇、兰州七里河、青海循化等地开展结对共建,通过送教支教、经验分享、教师结对等形式,为共建幼儿园提供有效的专业建议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