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活”起来,还要“潮”起来

——“振兴锡剧面面观”系列短评之五

  近日,“我们的珍宝”戏曲电影展映江苏站启动,省内8城24家影院献映超过200场经典戏曲影片,拍摄于2015年的锡剧电影《珍珠塔》作为开幕影片在无锡和平电影院首映。随着数字时代到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现代科技为传统艺术的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在人力和场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锡剧实现更广更远的传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让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结缘。延续至今的传统艺术,其实都有紧跟时代浪潮、不断自我更新的基因。传统锡剧通过“新潮玩法”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创新场景和体验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与时代同频向前。

  一项传统艺术传承百年而未间断,正是因为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主动应变纳新。由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删繁就简,在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传统中融入现代剧场概念,延续着昆曲青春的生命力。某种程度上说,拥抱科技就是主动拥抱变化。“锡剧+科技”带来的更新奇、更沉浸的体验,能有效提高人们的“回头率”。今年5月,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活动,“戏曲+未来”沉浸式XR体验巡游活动依托数字技术,与多媒体厅内数字粒子化的“百戏长河”一起让观众体验了一把身临其境的感觉,剧场内虚实相生的舞台场景还可以给观众带来更沉浸的视觉享受。创新更多好玩、有趣的方式,可以结合新技术开发新的体验场景,从而赢得更多“回头客”。

  科技赋能,也为传统艺术的传播推广创造了新的机会。一直以来,锡剧都乐于尝试新的传播形式,民国初期,美国胜利唱机公司灌制了锡剧最早的两张唱片《珍珠塔·赠塔》《林子文·陆素贞探监》,在1953年至1983年间国内先后拍摄了十部锡剧电影。多渠道跨界传播不仅让更多人接触到锡剧,还能够提升显示度。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之所以能火出圈,新媒体平台的助力功不可没。线上直播时,两位演员在演出返场里相笑对望转圈的片段走红网络,随后相关视频被广泛传播,吸引大量被触动的路人主动搜索越剧。提升锡剧知名度,可以借助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广而告之,也可以通过加快锡剧的数字化展现,让锡剧之美通过新的方式留存下来,让人们从中看到锡剧发展、变化的过程,更有效地推动锡剧“破圈”生长。(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