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区域新闻

跨越2000公里的“甜蜜”协作

阳山水蜜桃引种青海的故事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7月的水蜜桃园区酝酿着夏日盛宴。一大片桃林披着薄露苏醒,枝叶间沉甸甸的硕果,在高原澄净的阳光下流转着蜜色光泽。这是无锡阳山水蜜桃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甜蜜”协作的成果。

  驰名中外的无锡阳山水蜜桃能否在北方种植?这是东西部协作惠山区结对帮扶组一直萦绕的课题。2024年初,工作人员深入调研后发现: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雨润镇的地势在海拔1800米至2500米之间,光照充足,村民有种植梨、樱桃、北方桃等果树经验。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假如把阳山水蜜桃引种到这里,应该能取得成功。

  说干就干。2024年3月,阳山镇2160株水蜜桃苗无偿赠予乐都区高庙镇;钱桥街道晓丰社区赠送800株水蜜桃苗给结对帮扶的雨润镇下杏园村。这些优质桃苗有日川、京红、白凤、湖景等当家品种。

  “无锡阳山水蜜桃引进来啦!”听闻消息,高庙镇、雨润镇的果农们热情高涨,纷纷前往合作社登记领苗,配合阳山来的种桃专家赵逸人等开展水蜜桃移栽试种,在暖棚中悉心呵护这些承载希望、意义非凡的桃苗。

  两地农业部门紧密携手合作,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阳山水蜜桃推广专家孙建勤等通过线上线下交流指导,了解掌握实时情况,全方位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为保障桃苗成活率,专家开动脑筋,采用药剂处理根部栽于美植袋中,确保桃苗快速长出新根。

  当年8月底,乐都区传来好消息:阳山水蜜桃“西迁”高原初战告捷,桃株成活率达98%;两三年内,阳山水蜜桃就会有它们的“青海兄弟”,双方工作组和专家、果农都喜上眉梢。这批水蜜桃今年实现少量挂果,明年将迎来丰收,每棵桃树可挂果约75公斤。高庙镇长里村及周边6个村庄3000多户果农直接受益,每户预计年增收超2万元。

  阳山水蜜桃在乐都区高庙镇等成功引种后,2025年双方再接再厉。15000余株阳山接穗与高庙砧木融合嫁接,其中有阳山1号、阳山夏露等新品种。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全国最大的无锡水蜜桃品种圃保存着120份国内外水蜜桃种质资源,经多年攻关,阳山1号、阳山夏露两个新品种成功育成,给“甜蜜产业”填补空档期、“远嫁”青海注入新活力。

  今年5月,品种圃种苗基地里,志愿者接力传递着桃苗,几小时后,装载着2200株阳山水蜜桃苗的货车踏上了2000公里“绿色迁徙”之路。这趟特殊的“快递”,是惠山区长安街道长安社区近年投入约20万元资金,赠送给乐都区高店镇河滩寨村的“生态礼包”。

  踏入高庙镇水蜜桃种植区,漫山遍野的桃枝含苞待放,呈现“春天赏花、秋天收果”的美好图景。以此为带动,“四月赏桃花、七月摘蜜桃”农文旅模式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继续深化两地合作,将乡村旅游、农产品输出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带动乐都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乐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挂职)、联络组成员袁力表示,阳山水蜜桃引种项目的喜获成功,激发当地农民内生动力,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帮扶转变。(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