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上海普陀区携手无锡等城市共同启动的政务服务“远程虚拟窗口”,让政务服务实时跨域办理成为现实。“以前,无锡市民或经营主体若想在普陀区等地办理部分业务,本人不到场的情况下要通过材料邮寄等形式完成,至少需要两天。如今,实时连线、远程包办、远程受理可一站式办结。”无锡市数据局政务服务处人士介绍,这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七市一区数据与政务服务合作落地成果之一。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旨在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4月17日,无锡与南京、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及普陀区“七市一区”数据局共同启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数据合作机制,签署合作备忘录,目标推进七市一区区块链等技术协同、算力等资源一体化调度、可信数据空间协同、数字供应链打通,共同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据要素高效流通、数字政务高效通办、数字经济发展协同等。
各市、区依托资源禀赋和建设基础,分工打造一批数据合作项目标杆,无锡重点牵头合作地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远程异地评标等工作。项目细化落地过程中,无锡市数据局与上海市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补充签署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
据悉,我市已初步完成远程虚拟窗口建设工作,在市、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和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布设点位,第一批37个事项进驻服务专窗,“全程网办帮办”和“远程窗口收件”两类模式调试完毕并上线试运行;162个“跨省通办”、200个“省内通办”事项在锡落地,全市99.60%的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9个。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数据战略合作的达成,是贯彻数字中国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更是共筑长三角数据流通走廊的积极开拓。”市数据局人士表示,无锡锚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目标定位,着力巩固长三角区域数据交易枢纽地位,持续提升“中国数码头”建设的显著优势。作为“数字长三角”20个发起城市之一,无锡已在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设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开放专区,涵盖上海、苏州、杭州、芜湖等25个城市,揭牌成立长三角(无锡)数据资源中心、长三角(无锡)数据创新研究院等。(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