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以城市之名祝福无锡高中毕业生

专属毕业礼点亮青春梦想

  追逐青春梦想,学成建设家乡。7月4日,“青春飞扬、绽放‘锡’望”2025届无锡市高中学生集体毕业礼在东南大学无锡校区举行。这座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未来之城,为全市3万多名高中毕业生肆意飞扬的青春刻下一道专属记忆,期待他们为祖国和家乡建设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追光,从家乡沃土启航

  毕业礼现场,青春热浪扑面而来。无锡市中小学生交响乐团深情演奏《我爱你中国》,家长与学生合唱的歌曲《一荤一素》温情脉脉,青春歌舞《篇章》活力四射……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登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无锡青年学子的青春模样。

  我市高中内处处呈现育人好风景,培育了一批批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从这片崇文重教的江南沃土走出的青年,浸润着敢为人先、尚德向善、水韵灵秀的独特“甜都”气质。

  市北高中毕业生徐诣乔,苦练篮球,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即将圆梦上海交通大学。“我不觉得辛苦,因为热爱可抵万难!”谈及兼顾训练与学习的奋斗时光,他目光坚定。天一中学毕业生张司辰,是化学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也是音乐老师眼中的“钢琴王子”。他即将进入北京大学,立志用代码编织科技未来。梅村高中毕业生陈欣柔,心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渴望记录下家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时代温度。

  全面发展的他们,是这座城市的骄傲与荣光,承载着城市未来的无限希望。

  珍藏,乡愁是最深印记

  目送学子们即将奔赴远方,师长们把不舍化作最殷切的叮咛与最真挚的祝福,期盼他们未来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希望孩子们在未来能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用平常心面对生活的真实,尽最大所能把每天的日子过得阳光灿烂。” 天一中学高三班主任陈立军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师长们的心声。

  远走他乡求学,家乡将成为学子们心中最美的乡愁,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温暖与慰藉。“匡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食堂里笑容灿烂的大爷。他总会关心我们‘今天吃得饱不饱’。”省锡中毕业生林溪的回忆充满了温情。这份温情的背后,是全市默默守护的身影:烹制美味菜肴的食堂师傅,保障上下学道路通畅的交警,还有城管队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爱心车队司机……这些或许素不相识的“护航人”,日复一日,守护着每一份梦想安然绽放。这座满是温情的城市,注定是学子们心中最深的牵挂。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现场,学子们为父母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感谢他们多年的精心哺育与无私付出。“我妈妈工作电话很多,入耳式耳机用久了怕伤耳朵,我用积攒的零钱给她买了一副挂耳式耳机,希望能保护她的听力。”无锡一中毕业生钱鸿轩在即将远行的假期里为母亲王女士送上这份贴心的礼物和一个深情的拥抱。“以后一切要靠自己,希望你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王女士眼含期待与不舍。

  学成,以青春报效家国

  当无数鲜活而具体的青春梦镶嵌入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纵使前路并非坦途,也必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洪流。

  一堂特别的毕业“微课”,是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甘霖博士送给学子们的珍贵毕业礼物。他以超算中心青年团队敢闯敢拼、迎难而上、最终在科研中取得突破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真正的科学家精神并不遥远。”甘霖勉励道,“它藏在每一次解决难题的欢呼中,藏在熬夜修改社团方案时,藏在运动场上汗流浃背时的灵光一现里,更藏在面对诱惑时坚定选择理想与梦想的勇气里。愿大家以青春之名,在属于自己的‘超算赛道’上算时代所需,解社会所急!”

  学成归来建设祖国、回报家乡,是这个夏天无锡青年学子共同许下的成长诺言。“我从小向往军营,希望未来能掌握前沿科技,身着戎装,以创新为剑,以热血为盾,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省锡中毕业生邹加飏说得笃定且铿锵。张司辰则期待未来学有所成,以己身这一抹微光,去点燃科技强国的薪火。

  青年的梦想,就是城市未来的模样。无锡这座青春之城、未来之城,始终敞开温暖的怀抱,做学子们坚实的后盾、温馨港湾,守护他们的最美乡愁,更将倾力为他们搭建成就人生理想、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