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赛事+夜市”何以燃起一把火

——“‘苏超’带来了什么?”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

  以现象级热度火爆出圈的“苏超”,已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比赛产生的热力值不仅局限于足球运动本身,甚至蔓延到文旅消费等领域,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城市的竞合、文化的碰撞、经济的流动,印证了一项活力赛事的“情绪价值”,也为“欢乐,就是生产力”提供了生动的注脚。城市如何抓住“苏超”的“东风”?本报今起推出“‘苏超’带来了什么?”系列评论,聚焦“苏超”强大的引流效应,探寻以运动友好为支点的城市如何在“赛事经济”上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7月5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激战正酣,虽然此轮无锡队是客场作战,但锡城全域“与赛同屏”,惠山映月里的户外大屏前人头攒动、湖滨路商业街上的加油声不绝于耳,“第二现场”的观球热情与赛场上的比拼一样热烈。此次,无锡一口气推出了50余个形式多样的“足球夜市”,“赛事+夜市”的场景互动让“烟火气”升腾。当下的消费者更偏好互动与体验,“足球夜市”能让消费者乐于买单,正是切中了这种“刚性消费+情绪价值”的内在需求。拉动夜间消费增长,需以互动体验为靶心,在焕新生活方式中让夜经济持续“升温”。

  创造丰富的互动场景,是燃旺“体验经济”这团火的关键。进入夏季,运动与消费的关联更为紧密,且足球与夜经济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赛事带来的强参与感和群体归属感能够显著地刺激消费,借“苏超”东风诞生的“足球夜市”就是很好的实证。不断增长的互动需求催生着消费场景的焕新,为无锡发展夜经济创造了广阔的平台载体,“天时”“地利”兼具,更需在“人和”上下足功夫。点亮城市夜生活,释放运动新活力,夜间经济通过植入体育展演、科普互动、美食市集等,形成了沉浸式体验空间,为探索“体育+多元业态”打开了新路径。兴业态、旺人气,放大“人”的主体性,在夜间消费中植入更多互动场景,如推出运动体验项目等,用赛事、运动、交友等打开消费新模式,就能焕发出夜经济的新生命力。

  让夜间经济更具“锡引力”的核心,在于“上新”独有的优质内容。进入“精耕时代”,城市魅力的比拼已从拼规模转向了拼内容、拼场景、拼质量。“苏超”这个现象级赛事本身就是一部多场景、多要素融合的“互动剧”,交织着赛事、文化和经济等诸多元素,为“足球夜市”带来极具特色的主题场景,也给城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源泉。实践证明,夜间业态不能止于“有”,更要强调主题焕新和品质升级。位于惠山古镇的映月里开街后,热力值与消费力噌噌上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映月里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互动空间、推出音乐体验相关主题活动,(下转第2版)

  “赛事+夜市”何以燃起一把火

  (上接第1版)营建出具有互动感和江南夜文化意蕴的人文空间。让夜间消费火起来,需要优化内容供给,形成有特色、可持续的夜文化IP。目前,无锡不少夜市都有惠山泥人等非遗“身影”,还需从整体着眼,在夜食、夜购、夜游中加大夜文化占比,加入更有内涵的主题场景等,燃起大众体验的愉悦感,不断推动夜间场景向“高阶”攀升。

  (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