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党的骆驼”黄文杰:

无限忠诚的战士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上大塘村,一座“三堂二横”泥砖瓦结构的房子依山傍河而建。这座始建于清朝的房屋,是革命烈士黄文杰的故居。不久前,大坪中心小学的一群少先队员在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课。隔着数十年的光阴,革命先辈为家国、民族舍生忘死的身影跃然眼前。

  1902年10月6日,黄文杰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大坪区(今广东省兴宁市大坪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学期间他曾多次带领同学走上街头查禁日货、宣传爱国思想,是学校中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此后,他以优秀成绩被黄埔军校录取,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成绩优异、精通俄语,毕业后被分配到苏联的伯力、海参崴一带从事党的工作。

  长期在艰苦环境下东奔西跑、忘我工作的黄文杰,1938年冬发现自己患了肺病。

  黄文杰为党的事业埋头苦干,生病的事连妻子也不知晓。1939年7月,因躲避日机轰炸,他在防空洞里受了凉,发高烧,抢救无效,于8月不幸逝世,终年37岁。

  黄文杰逝世后,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全体同志为之致哀,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亲自送葬至墓地。

  1983年,民政部批准黄文杰为革命烈士。2020年9月,黄文杰被列入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在黄文杰的故乡,他的事迹被深深铭记。(据新华社广州7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