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补全纺纱全自动化产线上唯一断点的柔性体机器人、解决国产化替代需求的“两机”高品质焊丝、抓取力和灵巧度惊人的人形机器人“手掌”……台上,一个个融合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科创项目精彩亮相。台下,元禾原点、国联新创、金投启源、苏民投等10多家投资机构的代表们目光专注,在聆听思考中捕捉项目价值。这一幕出现在近日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组织的一场项目路演现场,7个由市产研院支持的“拨投结合”项目与投资机构面对面,期待“伯乐”与“千里马”的成功对接。
“很多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在早期阶段却很难获得市场融资。我们通过‘拨投结合’注入资金支持项目产业化,破解了早期研发的‘市场失灵’困境,可以降低研发团队的风险,加速技术被市场认可,并且可以保障团队研发和运营的主导权。”市产研院院长胡义东告诉记者,该院已支持了约15个“拨投结合”项目,助力一批科创“金种子”快速成长。
近期落地研发中心的维时动力就是这样一颗“金种子”。去年年底,市产研院与锡创投签约达成财政资金与投资基金联动、投早投小的“拨投结合2.0”模式,首个支持项目正是无锡维时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短短数月,维时动力顺利成立了研发中心,开发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品质焊丝产品,并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多项重要突破。
从市产研院了解到,最初我市的“拨投结合”模式主要面向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研发合作资金支持项目产业化,到了市场化股权融资阶段,再把研发合作资金转化为股权。这样既推动了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又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循环使用。在此基础上推出的“拨投结合2.0”则针对“小而美”项目,以较小的支持金额发挥财政资金的先导引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科创,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随着科创“金种子”迅速成长,“拨投结合”影响力不断扩大。近期,惠山区与省、市产研院联动合作,出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将由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聚焦符合惠山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产业化预期但暂无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通过“拨投结合”创新模式支持原创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单个项目最高支持可达1500万元。
从市科技局获悉,今年我市计划以“拨投结合2.0”等方式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项目10项以上,孵化成立更多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朱冬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