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探索

传承“一包三改”经验 赋能无锡高质量发展

  □市委讲师团课题组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改革的成功实践,“一包三改”通过经济承包责任制和三项制度改革,释放了生产力,为“苏南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一包三改”体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走群众路线的理念和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等,都为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通过制度创新系统性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精神资源和创新动能。在新时代,无锡要传承好“一包三改”经验和改革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以实干实绩扛起挑大梁的无锡担当

  传承“一包三改”经验,首要的是弘扬其求真务实、敢闯敢干的实践品格。

  在创新驱动上打头阵。以“一包三改”当年激发企业活力的锐气,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和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积极参与省“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和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金融赋能和政策机制保障,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勇当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在改革开放上勇争先。发扬“一包三改”破除体制障碍的勇气,增加低空空域、数据、算力、绿电绿证等新型生产要素供给,深入推进跨行政区“抱团发展”。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统筹稳定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动态优化稳外贸和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强化交通枢纽开放平台作用,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

  在服务国家战略上走在前。立足“一包三改”服务大局的视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作示范。坚守“一包三改”富民为要的初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标准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无锡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包三改”的核心是通过制度创新解放生产力。在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传承“一包三改”经验,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创新,将“激发活力”的精髓升华为“塑造新质”的动能。

  聚焦核心标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包三改”通过责权利统一提升了微观效率。新时代,无锡需将效率革命推向更高层次:加速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深化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突出本质特征,打造先进生产力质态。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强化创新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深化“政产学研用金”融合,灵活产权安排和激励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利用数字技术重塑生产方式,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夯实人才基础,激活“劳动者”核心要素。“一包三改”将人的积极性与企业效益挂钩。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优化人才生态,吸引培育顶尖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产业工人,让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源泉。

  践行“富民”宗旨,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实现“人本”升华

  “一包三改”的初心是富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求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公平地分好“蛋糕”,推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对“富民”宗旨的升华。

  从“增收”到“共富”,“一包三改”时期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要解决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新时代,无锡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通过高质量就业创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系统性、制度化地缩小收入差距。

  深化城乡融合,延续和升级“以工建农”逻辑,通过“红链赋能”、财政转移支付等,推动产业链资源下沉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深化“区镇合一”等模式,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共享,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上迈出更大的步子,绘就现代都市与美丽田园交融的“太湖画卷”。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超越单纯物质富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率先打造共同富裕市域范例。

  高擎“一包三改”经验火炬,深度融入国家“十五五”发展宏图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传承“一包三改”经验,必须将其方法论精髓与无锡“十五五”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紧密衔接。

  前瞻谋划,开门问策。学习“一包三改”尊重群众首创和上级科学总结推广的经验,将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相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确保规划科学精准、符合民意。

  对标对表,精准落地。深刻领会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将无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与国家规划全面对接,找准无锡定位,贡献“无锡力量”。

  强化实施,务求实效。弘扬“一包三改”经验中抓落实的作风,完善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坚决克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现象。聚焦关键领域和决定性因素,持续攻坚克难,确保无锡“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蓝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历史照亮未来,改革永无止境。深刻把握“一包三改”所昭示的解放思想之魂、制度创新之道、激发活力之钥、富民惠民之本,并将其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任务、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国家“十五五”的战略蓝图深度融合,让无锡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实干争一流”的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持续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贡献更多“无锡智慧”与“无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