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区域新闻

宜兴和桥司法所创新服务守护成长

法律条文变成“解忧盲盒”

  “阿姨!同学把我的照片P成表情包到处发,在网上骂我,还拉群孤立我,我该怎么办?”“别怕!这已经触碰法律红线,这事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你的权益上把‘安全锁’!”暑期来临,面对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宜兴市和桥司法所聚焦青少年群体安全需求,近期分别在福巷桥村、新城社区、劳动社区、和桥成校等多地创新推出“法治解忧站+调解急诊”双轨服务模式。通过系列特色活动,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解忧盲盒”。

  面对孩子们的“新困惑”,工作人员变身“法律医生”,用拉家常的方式剖析法律责任。针对校园欺凌,通过模拟“数字时代的霸凌:微信群辱骂”“课间‘失控’的玩笑:追逐打闹致伤”等真实场景,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施暴者需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治安处罚后果,鼓励学生“遭遇不公别沉默,学校、家长和法律永远是坚强后盾”。

  “免费领皮肤的二维码,扫还是不扫?这可是道价值千金的‘数字生存题’!”面对孩子们紧盯屏幕的好奇眼神,工作人员化身“网络安全破译师”,以某地少年因扫码被骗光压岁钱的真实案件为引,现场拆解诈骗分子“甜蜜陷阱”的底层逻辑。通过模拟钓鱼链接的伪装话术、演示隐私权限“一键锁盾”的操作,用生动比喻敲响警钟:“个人信息是你在数字世界的‘独家通行证’,一旦泄露,可能连游戏账号都会‘离家出走’!”

  面对暑期高发的溺水危机,工作人员化身“安全守护者”,不仅逐条拆解“六不准”“四知道”安全铁律,更以“手拉手人链救援反致5人溺亡”的真实悲剧普及法律与科学救援的重要性。现场模拟教学中,工作人员手持长竹竿、安全绳,生动演示“智慧施救三步骤”,反复叮嘱:“守护生命的前提,是先握紧自己的安全线!”

  活动尾声,“法律急诊室”人气爆棚。孩子们捧着《法治安全手册》争相提问:“日记被偷看能维权吗?”“同学借钱不还怎么办?”工作人员化身“法律医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症答疑,孩子们听了直呼:“原来法律是解决烦恼的超级武器!”(王海亭、蒋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