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从传统工业到“吃生态饭”的共富新路——

小山村里的“山水变现记”

  □本报记者 吴晓亮、胡志杰、蒋梦蝶

  盛夏季节,站在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村的上东水库堤坝上,满目苍翠映入眼帘。村党总支书记李为清手指前方,向记者描述着脚下这片山水正在发生的“价值裂变”——从缺水到卖水,从废弃宕口到果园、乐园,3个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正破土而出。由远近闻名的“逃荒村”成长为工业强村,再到如今锚定“吃生态饭”,善卷村新一轮的转型实践,生动阐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缺水到卖水

  生态价值这样“变现”

  沿着4公里长的环形山道盘旋而上,车窗掠过层层叠叠的桃园、青梅林、栗子坡,多个如翡翠般的小水库、池塘点缀其间,无不彰显着小山村的灵动。上东水库边,10余辆剧组车停满了乡间小道——由范世锜等主演的田园轻喜剧《还行,不错》正火热拍摄,让宁静的山村平添了几分“星味”和人气。

  “看,这就是我们的‘聚宝盆’!”李为清站在高处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介绍起正在推进的3个新业态项目。上东水库,曾是村里的“大水缸”,随着自来水进村入户,村里自办的老水厂闲置了下来。去年水库完成除险加固,如何让“好水”生金?善卷村精准招商引来一家智能化水厂,目前土地出让刚完成,未来这里清洌的山泉将化身品牌桶装水,走进千家万户。

  三面环山的善卷村,过去只有一个7万立方米的饮用水库,水源问题一度成为村里人生活最大的难题。为让村民喝上干净水,用上充足的水源,村委带着大家不断加建塘坝、扩容水库……如今,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水库、池塘宛如一串珍珠,镶嵌在村里各个角落,从民宿酒店到智能水厂、森林乐园,绿水青山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最大底气。

  “沿着水库边,森林步道马上开建!这里设观景台,那边是森林驿站……” 善卷村的规划图已深深刻在李为清脑中,生态亲子森林基地和未成年人三农实践基地这两个项目的方案几易其稿。联手英国REWILD公司,上东水库周边将变身“森林乐园”,森林探索区、沙滩溪流区、田园生活区等与善卷洞景区的“地质奇观+人文历史”无缝衔接,打造“山水林田湖”共治的生态样本。同时,村里还将与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在山脊上新建一条2.5公里的登山森林步道,为孩子们打造野外拉练的天然课堂。项目收益将反哺水土流失治理和环境整治,形成“生态修复—教育赋能—产业造血”的完美闭环。

  山水变“存折”

  工业村的生态转身

  村口牌楼上一副对联浓缩了村庄发展史:“五湖四海逃荒集聚皆有缘,与时俱进山村巨变今胜昔”,作者正是李为清。“善卷村过去是‘逃荒村’,山多地少,穷得响叮当,上世纪70年代还要靠返销粮过日子。”他回忆道。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村里抓住机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蜕变为拥有2个工业区、53家企业的“工业强村”,并吸引外来投资涌入。这些企业中,40%是外来人员创办的。

  “工业是支柱,但服务业才是希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大方向。”李为清坦言,乡村发展工业,日益受到土地、生态保护限制,转型迫在眉睫。过去抓住了工业化的机遇,如今则要坚定践行“两山”理念,让绿水青山真正流金淌银。

  (下转第2版)

  小山村里的“山水变现记”

  (上接第1版)

  “被这里的山水吸引过来的”,离墨山房客栈老板鲍康平原来是一位园艺师,来到善卷村创业并取得成功,成为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十大最美民宿”之一。和鲍康平一样,如今村里已有8家民宿酒店扎根,乡村旅游日益红火。今年新签的3个服务业项目更让全村吃下“定心丸”。生态价值变现的魅力紧随其后——仅3个项目上级扶持资金今明两年就有1200万元,今年已投入5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如环形山道实现贯通,确保3个生态项目明年全部动工。

  “山水变‘存折’,一举多得!”李为清算起了“生态账”:过去办工业收入单一,仅靠租金和土地,如今服务业不仅有保底租金,村里还能参与分红。比如盘活的水厂,村里坐享40%收益。变低价土地资源为高效用地,村里围绕生态服务业,打造“1+N”共享空间,植入多种业态,邀请更多人共同创业。李为清透露,最近这几天,他已连续接待多批来自上海、无锡及宜兴当地的投资商,前来考察洽谈数字产业、露营基地等项目。

  产业促共富

  幸福画卷不断延展

  “村前工业园,村中建家园,村后是果园,全村建成大公园”。如今,这幅专属于善卷村的幸福画卷已成现实。近年来,善卷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山体林相改造和农田林地的景观化建设。通过增加绿量密植、有色树种补植,使山体四季有景、多彩多色,呈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山林景观。依托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全长4公里、集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山间道路美不胜收。过去村民靠天吃饭,现在守着好风景就能把钱赚。

  产业支撑下,善卷村的共富实践不断延展。村里八成以上农房,近年来进行了新建和翻建,一栋栋乡村别墅错落有致,成了宜南山区亮眼的“网红村”。“家家住别墅,自来水、天然气、污水管全通,生活跟城里没两样,环境还更好!”村民杨传明言语间满是自豪。

  更让杨传明满意的是村里率先启用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17年,善卷村在宜兴首创村级老年食堂,百余位70岁以上老人天天能来吃上实惠可口的热乎饭,一周五天、午晚两顿。村里每年补贴30万元,还有一支5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热心帮厨。此外,还可以在中心读书、看报、下棋、观影……这里成了老人的快乐驿站。聚焦一老一小,村里不断完善保障。“我们村50周岁以上就能领福利。”杨传明笑着告诉记者,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不同年龄段的老人都会收到慰问品和尊老金等。

  善卷村的蓝图不止于此,正谋划面向全社会的康居养老系统工程。站在团山半腰,李为清指向山坳里的长岗岭村落,“这25户的小村,马上要再建20多套新农房,让乡亲们住得更舒坦”。同时,村里还瞄准康养产业,规划在此处建设面向社会的养老院,让好山好水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