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在水城共生中释放更多“创新力”

  7月18日、19日,在运河畔南尖公园举行的2025南尖潮汐音乐会,不仅用音符和光影讲述千年运河故事,再现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船舞台”的江南水景,也体现出无锡治水兴城、水城共生的理念。今年上半年,全市13条主要入湖河流总磷浓度全部达到Ⅱ类,这是无锡治太攻坚取得的一项标志性突破。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岸风景日新,不仅擦亮了生态安全底色,也为依水而建的相关产业拓维升级和资源集聚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石和空间载体。今年是我市启动“两河”整治提升工程的第五年,正处于从“出形象”迈入“塑功能”“强产业”的关键阶段。水城共生共长,要深挖“两河”潜能、释放“创新力”,以“水”兴业、兴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运河穿城、梁溪河绕郭,“两河”水脉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两河”是经济缎带,也是人文纽带。一城碧水激荡起经济活水,也塑造着实业为先、敢想敢干的城市气质,绘就了人文经济交织的水画卷。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要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无锡因水而兴,滨水空间通透宜人、沿河产业多元兴旺。存量增长阶段,增强城市发展质效,其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要促进水城共生,不仅要以水兴业、推动产城聚合,还要让服务与产业协同,接续以“人”为中心做好相关配套,不断推进“人产城”融合。

  水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广泛涉及航运、食品、旅游等各领域。近年来,无锡聚焦“两河”潜在价值、做好“水”文章,在产业方面,盘活沿河低效产业用地、导入新兴战略企业,放大水脉经济价值。目前,腾讯云(无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梁溪空天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集聚起一批行业细分赛道创新型企业。产城聚合,沿河分布的园区不仅要集聚产业资源,还需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使园区具有更多功能。(下转第2版)

  在水城共生中释放更多“创新力”

  (上接第1版)生产性服务业能支撑生产、促进创新和提高效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温床。近年来,无锡不断提升支撑型、专业型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塑功能强产业,要根据沿河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发展相关服务业配套,加速技术成果落地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不断“强磁场”、聚人才。

  水城共生,还需用服务养人。城市创新区的活力同样体现在空间创新上。有研究表明,80%的创新来自非正式的交流。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习惯乃至思维,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带来更多创新涌现。营造创新氛围,推动生活业态和生产业态同行共生非常重要。以上海为例,去年12月,长三角绿洲智谷中的绿洲智谷花园里开业,这是个包含餐饮、潮玩、数码等多业态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不仅体现出轻盈、自然化的休闲氛围,也用科技感材质和活力色彩增加年轻动感。花园里地处大科创板块中心,为周边高新科创领域人才提供了生活消费场景。在无锡,经开区海归小镇的下沉商圈中,个性化的品牌店铺和空间设计营造出“小而美”的公园商业场景,形成有故事、能社交的场所。依水而生的产业园要进一步发挥生态场景优势,弱化园区与城市边界,从生活视角出发,完善消费、娱乐等相关服务配套,让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实现“上楼工作、下楼生活”,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推窗见绿,还能够临水得趣,进而打造出有温度、更宜居的活力地带。(周邾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