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专利风险预警方案太及时了,帮我们避开了海外市场的‘雷区’!”在近日举办的惠山区“智惠·众享强链服务驿站”首场知识产权入园惠企对接会上,一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连连称赞。这场“面对面把脉”,为5家企业的创新痛点提供了定制化解决方案。
“今年上半年,全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企业达593家,占比61.4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备案金额累计达87亿元。”惠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说。在推动知识产权转化方面,惠山区积极构建产业知识产权(专利)池,探索灵活的共享、许可和转让机制。通过产业链知识产权对接会、专利技术路演等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专利供需精准对接。今年,华中科大无锡研究院与无锡慧纤知感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屹源创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完成专利转化项目签约,加速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运用。同时,驿站发挥“信息枢纽”和“调度中心”作用,打通服务断点,强化政银企联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金融模式发展。
针对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驿站整合专业律所、检索分析机构力量提供精准服务。此前,一家产品远销18国的企业因未布局海外商标和专利面临风险,驿站为其开展涉外制度及维权策略专题辅导,指导优化海外专利布局,规避侵权诉讼,降低出海风险成本。此外,惠山区还组织产业链联合专利风险预警分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协调处理上下游知识产权纠纷,推动商业秘密协同保护联盟建设,并实施重点产业链海外维权“护航”行动,通过完善援助政策、开展专题辅导,提升企业风险防控与维权能力,降低产业链整体风险成本。
在产业布局优化上,惠山区实施专利导航工程,梳理产业链布局,分析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目前已按每年一个产业的节奏,完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两机”产业知识产权导航。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形成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为产业集群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动力。同时,鼓励企业运用优先审查、快速审查等模式,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质量与效率,扩大高价值专利储备,加快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长。
(卫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