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业”牵动“大民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关键一环。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与手段。响应这一号召,我市将物业服务管理提质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七大专项行动之一,依托“把支部建进小区”的创新实践全面铺开。作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梁溪区现状尤为典型:全区608个住宅小区中,老旧小区占比过半,达306个,其数量约占全市老旧小区总量的70%(不含江阴、宜兴)。面对物业服务质量不高、居民购买服务意愿不强、物业费收缴率较低等交织叠加的难题,破局之路何在?
“服务先行”能否撬动缴费积极性?
物业费是维系小区良性运转的生命线,然而截至去年底,梁溪区尚未启动物业收费的小区多达190个。这在老旧小区尤为棘手——长期缺乏物业服务,居民付费意愿原本就薄弱;即便引入物业公司,对缴费也常抱有抵触情绪。
破局的关键在哪里?梁溪区属国企联源物业在田基浜东区的实践中寻找答案。去年7月进驻伊始,联源物业便将小区门岗改造成温馨的“服务驿站”,并主动融入社区网格群,确保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响应。
“把服务送到家门口,让居民看得见、感受得到,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物业主管陈乐涛说。他们还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免费户内维修、换灯泡、清洗地毯和纱窗等贴心服务,用点滴关怀传递温度。
在崇宁路社区,联源物业管理的4个老旧小区普遍面临居民居住分散、停车位稀缺、房屋空置率高的“老大难”问题。关键时刻,党建引领的纽带作用显现:在小区党支部协调下,梁溪区人大、梁溪交警大队等共建单位积极行动,在周边3处社会停车场协调出“共享车位”,有效缓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真诚的服务逐渐消除了隔阂。田基浜东区物业费仅为每平方米每月0.5元,居民过去完全没有缴费习惯。“经过一年用心服务,收缴率已攀升至71%,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陈乐涛说。然而,挑战并未消失:空置房物业费如何收取?小区管理经费缺口如何弥补?
为此,联源物业积极探索“物业+生活服务”。他们提供的墙面刷新、户内保洁、清洗空调、房屋租赁等个性化、低偿服务深受居民欢迎,既满足需求又开辟了收入渠道。“未来,在小区党支部引领下,服务版图将进一步扩大。”崇宁路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懿表示,今后将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助餐点,养老、托育、家政等更多元的延伸服务也在规划中。这条“服务先行、多元造血”的路子,正为老旧小区物业可持续运转探明方向。
“透明账本”能否打破信任坚冰?
“停车位紧张,是不是被物业卖了?”“每年物业费用去哪了?”“公共收益存哪了?”不少小区物业都面临这样的质疑。作为新世纪花园20年的“老管家”,怡庭物业也曾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该小区物业涂经理深感无奈:“年年公示收支,误会何来?”社区与物业联手走访摸排,揪出症结:业主普遍面临“没看见”“看不懂”“有疑虑”三重障碍。
破局之道,在于重塑信任根基。2023年8月,怡庭物业在党建引领下推出“忠信制”物业服务,核心是“公开透明,权属回归”:物业费不再是支付给物业的服务费,而是全体业主共同筹集、专项用于小区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共有资金”。“我们从‘收钱办事的乙方’变成了替居民管钱的管家。”涂经理道出角色转变。记者看到,依托线上小程序,居民可实时追踪每一分钱的流向;更创新设立银行双密码账户,从源头杜绝账目造假可能。
当保安保洁每日工作公示可见,当每一笔维保费用可查可溯,便催生了和谐的社区“化学反应”。“曾有住户质疑小区9部电梯维保费过高,一查才知道小区其实有29部电梯,从此更支持我们工作了。”涂经理笑道,党建引领下的“忠信制”,正悄然拆除横亘在物业与业主间那堵“无形的墙”。
更重要的是,“管钱”透明化,倒逼服务品质跃升。“整体环境让人看着越来越舒心了。”小区内从事建筑管理的吕先生观察到,物业一年内对乔灌树木、草坪花草进行了多次周期性更换补种,公共区域清扫也更干净了。
“忠信制”的成效正从点向面拓展。“我们在无锡的68个小区推行了‘忠信制’物业。”江苏智管供应链服务集团总经理陈燕介绍,其中龙业世家A区试行一年后,在维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次年物业费预算大大降低,众筹标准由每平方米每月3.3元调整至每平方米每月2.7元。“物业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最终拼出的是业主共享的‘好日子’。”她说。
红色业委会能否管好“大家事”?
在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效能的探索中,山北街道阅山花园的蝶变提供了另一条“红色路径”。三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业主和物业矛盾尖锐、设施陈旧、满意度垫底、物业费收缴率长期低于60%。当社区党总支找到区第一届人大代表韩金彬牵头成立业委会时,严峻的现状让他倍感压力。
今日景象却令人振奋:坑洼路平了,智能监控全覆盖,闲置角落变活动空间。更深层的变化是:物业费收缴率跃升至92%,“12345”投诉量从2021年的175件锐减至去年的56件,物业满意度跻身山北街道前列。
华丽转身的背后就是由7名清一色党员组建的“红色业委会”,这在梁溪区是独一份。在社区党总支支持下,他们成为联通社区、居民、物业三方的坚实桥梁。“第一铁律,就是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容不得半点私心。”老韩话语铿锵。新业委会首战便是公开招标新物业——候选方直面居民宣讲,居民票选“管家”。
提升人居环境是要啃下的首块“硬骨头”。业委会联合德恒物业,将全域监控、绿化修建、车辆停放列为“重点工程”全力攻坚。不到一年,环境“大扫除”与空间“微更新”双管齐下,悄然驱散了居民心头的阴霾。
从值班表上看到,业委会成员每天轮流值班,厚厚的台账上记满了居民对环境、设施、安全等问题的“牢骚”。这“沉甸甸”的清单,经业委会梳理后成为物业每周例会的“作战图”,推动问题精准解决。
制度支撑同样不可或缺。惠麓社区党总支书记蒋栋介绍,山北街道建立了老旧小区物业收费考核奖补机制,对辖区内年度排名靠前的物业公司和负责人给予奖励,对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形成鲜明导向。
“我们希望通过3年努力,推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运行,不断提升老旧小区物业费平均收缴率,让物业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梁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21个小区实现了物业费收取“零”的突破,其中45个试点小区物业服务提升成效初显,物业费平均收缴率由去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26.4%。
(陈菁菁、张庭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