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锡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助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职能定位,主动在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作贡献,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为无锡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光荣使命贡献红会力量。
夯实共富根基
在扩大人道帮扶覆盖面上挑大梁作贡献
市红十字会紧扣“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重大要求,积极融入市政府精准帮扶“3610”行动和市高效办成社会救助“一类事”改革试点,与时俱进当好党委政府在人道领域的桥梁纽带。
搭建公益事业新平台。市红十字会注重通过“搭平台+链资源+深合作”多元渠道汇聚人道力量,隆重举行红十字会形象IP发布暨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省首创成立“红十字生命教育联盟”,扩充“锡红公益联盟”成员单位超100家,集中发布“救命神器进校园”“点亮心灯”等“十大微幸福项目”和“锡小红”形象IP,拍摄投放各类公益宣传音视频及专版文章26期,通过阵地共建、品牌共育、活动共联,推动健康促进、应急救护、人道帮扶等公共服务在基层共建共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动员新格局。
实现资源动员新突破。市红十字会举行全市红十字“人道万人捐”活动,推动“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互联网+公益”人道资源动员模式,精准策划“博爱锡城‘救’在身边”等9个贴合群众需求的爱心项目,深度参与“5·8人道公益日”网络众筹活动,捐赠规模、社会热度、筹资总量刷新历史最好成绩。上半年,全市累计募集资金3111万元,名列全省前茅,其中,网络筹资突破1000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全面展现无锡地区优势和品牌亮点。
彰显民生保障新温度。市红十字会围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求,聚焦“一老一小”,精准打造“帮你回家”“博爱仁医”“博爱教育”“卓胜微儿童关爱”“红十字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站”“全民防癌商业保险”“特殊困难群体免费住院医疗服务”等人道项目品牌。健全完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等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常态化开展“博爱送万家”和各类送温暖活动,推动救助资源进一步向重点人群倾斜,上半年,实施精准救助140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8万余人。与省红十字会在柬埔寨西港特区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共同实施海外职工安全健康培训中心(“一带一路”海外志愿服务站)建设项目,为民生领域“托底防漏”提供有益补充。
聚焦生命关爱
在提升人道品牌响亮度上挑大梁作贡献
市红十字会紧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在助力平安、健康无锡建设中的独特优势,确保红十字工作始终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深层次打造“救”在身边品牌。市红十字会加强同市有关部门联动,会同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应急救护教育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以“校园守护”行动为重点的救护培训“七进”活动,举行全市“‘救’在身边 校园守护行动”启动仪式,开展学校教职工救护能力培训3000人次,用“硬核”举措守护青少年成长。上半年,依托“‘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服务平台”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000余场,完成取证培训2.09万人、普及培训5.27万人,在公共场所配置AED80台,为助力健康无锡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多维度拓展应急救援实力。市红十字会组织全市165名红十字救援队骨干队员开展水域救援、赈济救援专题培训,严密组织全市11支红十字救援队开展救援演训36场,圆满完成无锡马拉松、龙舟赛等各类大型赛事和活动保障32场。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无锡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三下乡”广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组织救援队开展防灾避险“三进”志愿服务活动103场,受益群众3.6万人,赢得社会一致好评。
全方位扩大生命关爱影响。市红十字会围绕构建“三献”宣传、动员、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持续强化部门联动,指导江阴市建成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会同市中心血站赴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专场主题活动。开展2025年市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和“云寄哀思”活动,依托线上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线下海报等多渠道普及“三献”知识,覆盖人群超5万人次,群众捐献认同感和支持率进一步提升。上半年,我市新增造血干细胞报名采样596人份,成功实现捐献5例;新增遗体、器官捐献报名登记466人,实现遗体捐献25例、器官捐献6例,捐献大器官19个、角膜16片,有力诠释人间大爱真情。
优化服务供给
在增强惠民阵地饱满度上挑大梁作贡献
市红十字会紧扣“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重大要求,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服务民生、建强阵地中匹配群众多元需求,全面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
构建“博爱家园”无锡模式。市红十字会深化“博爱家园”无锡模式,组织开展全市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经验交流活动,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促进学习交流。持续推动“博爱家园”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相融互促,按照“月有主题、周有活动”要求,立足城乡不同区域特点、突出村社不同特色,创新打造各类人道服务品牌20余个,在全市133个博爱家园精准开展救护培训、健康服务、助困帮扶、心理疏导、养老照护等活动600余场,受益群众5万人次。
建优“生命教育”服务阵地。市红十字会优化打造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危机干预门诊、红十字心理应急救援队服务基地、心理服务志愿队活动基地等功能为一体的“红十字心理援助服务阵地”,为困难群体开展免费心理干预150余人次。深化同教育、卫健、应急等部门合作,依托全市13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1个学校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教室),大力推进救护培训“七进”活动和“校园守护”行动,上半年,各基地(教室)开展“线上+线下”救护培训教学活动500余场,累计接待培训和参观体验5万余人次,有力发挥生命教育基地在助力健康无锡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延伸“便民服务”景区窗口。市红十字会聚焦全力打造“景区守护、救在身边”红十字品牌形象,在常态化发挥灵山胜境、太湖鼋头渚、锡惠景区等8个景区救护站服务功能基础上,推动红十字服务阵地向商圈、综合体等人流密集场所拓展延伸,设置便民服务、救护知识科普等各类特色区域,结合群众需求开展应急救护、便民扶弱、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和红十字文化宣传活动,参与志愿服务人员2000余人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全面构筑形成“需有应、弱有扶、急有救”的暖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