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专版

勠力同心担使命 擎旗奋进向未来

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精彩答卷”

  新时代新征程,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勇于担当作为、强化改革创新,着力构建“抓落实、促发展、优服务”的生动格局,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不断迸发新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无锡第九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江阴、宜兴同步获此殊荣,成功蝉联“大满贯”,全市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

  立标杆、强引领 筑牢思想教育“主阵地”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通过擦亮红色宣讲品牌、深耕红色服务团队、走进革命纪念馆等方式,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培优育强,彰显榜样力量。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引领退役军人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退役军人勇当“排头兵”,以“兵支书”为引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今年4月,江阴市面向退役军人设置村(社区)工作者专岗,积极搭建平台提升“兵支书”队伍专业素养。进一步树立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鲜明导向,鼓励和引导退役军人建功立业、发挥表率作用,传递尊军崇军的社会正能量。6月,无锡8人获评“省模范退役军人”、2人获评“省服务退役军人模范”。

  筑实平台,展现桑榆担当。市军休中心以关工委为抓手,深耕“薪火传承报告团”“锡戎之声合唱团”“戎晖真情关爱团”“军休医疗志愿服务队”特色团队,扩大红色影响。持续深化江大“民族一家亲 关爱育新人”项目,“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继续扩容。军休中心关工委与惠山、蠡湖等街道关工委签署“合作共育”协议,成立“老兵精神宣讲队”,积极拓展红领巾寻访活动,为广大市民及青少年儿童打造红军长征、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等特色课堂。

  深挖资源,加强红色教育。创新形式深化红色教育,多维度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红色文化研学系列活动,同步启动烈士史料征集暨首批红色书籍捐赠仪式。新吴区、经开区等依托少年军校平台,组织优秀退役军人走进校园开展红色宣讲活动,生动再现红色历史,增强教育感染力,有效拓展学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取得良好反响。截至目前,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老兵宣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百余场次。

  畅渠道、精服务 打出安置就业“连环招”

  退役军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为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持续提升移交安置服务水平、完善就业支持体系、优化创业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教育培训等,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流程,安置服务提效。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始终秉持“把安置对象当家人”的理念,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部队、用人单位,动态掌握退役军人安置基本情况及全市各部门年度安置需求。坚持安置岗位计划与广大退役军人安置意愿相结合,与用人单位机构改革、编制总量以及用人需求相结合,统筹考虑、综合谋划,增强安置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执行性。科学编制安置计划,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接收安置表率作用,带动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深挖潜力,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对接,促进“有岗可安”到“优岗可选”转变。近年来,安置工作质效持续提升,既满足了用人单位需求,又赢得了部队和退役军人的广泛认可。

  特色培训,充分就业提质。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也是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优待军人浓厚氛围的重要举措。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积极开发紫砂陶艺、创客新媒体、无人机、电气检测、AI应用等特色项目,帮助退役军人不断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上半年,全市27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适应性培训,实现应训尽训目标。持续加大定向招聘力度,成功举办10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优质岗位2714个,促成125人次达成就业意向。有力推进“兵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引导退役军人投身教育事业。今年以来,江阴市、宜兴市等地已开展退役军人定向教师招聘工作,为退役军人开辟了新的职业发展通道。

  多维赋能,创业扶持做实。加强与人社、数据、城运等部门协同,深化“退役军人创业一件事”改革,通过后台数据协同与流程再造,创新推出“我来找您”服务模式,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深化银政合作,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锡分行深化战略合作,携手推进“退役军人创业贷”落地,开设了退役军人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向退役军人创业者发放专属优惠贷款6亿元,有效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瓶颈。持续做强做优“军创矩阵”,提升“无锡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退役军人来锡创业兴业。

  优机制、促和谐 打造服务保障“新标杆”

  牢固树立“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中心”的理念,健全工作机制、释放服务效能,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档升级,让广大退役军人荣誉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建强基层阵地,提升保障水平。持续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在实现服务中心(站)全域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从优到强的发展路径,提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四访四送”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活动,积极开展送健康、送帮扶、送政策宣传等针对性、精细化服务,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满意度、获得感。联合无锡学院打造全市首家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切实发挥思政引领、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窗口作用。梁溪区创设全市首家景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服务站,将春晚会场热点IP、文化街区与双拥元素相融合,拓宽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前沿阵地。今年3月,滨湖区胡埭镇花汇苑社区尊戎医养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质升级。

  完善平台机制,促进和谐发展。拓展延伸工作触角,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劳动关系协调服务网络,通过健全“四联”工作机制(工作联动、服务联做、问题联商、矛盾联解),推行“三送三促”工作法(送政策促就业、送服务促和谐、送法律促维权),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整合优质资源,签约2家律师事务所,建立“日值班、月调度、季研判、年总结”运行机制,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优化服务布局,在江阴市、锡山区、新吴区设立分中心,联合人社等部门深入企业和退役军人群体,开展精准服务,有效化解劳资纠纷。今年以来,已成功为6名退役军人追讨补偿金,切实维护了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强化军供保障,夯实备战基础。加快推进军供站现代化建设,全力实施军供站迁建工程,着力构建高效、智能、协同的军供保障体系。目前,新站建设已全面启动,预计将于下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站建成后,将深度融合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优势,打造集指挥调度、动态监控、数据共享于一体的信息化保障平台,实现军供保障的精准化、快速化和智能化,全面提升军供站综合保障效能。3月,市军供站聚焦春季新兵运输保障任务,优化保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拓展保障渠道,确保新兵运输高效顺畅,为服务强军兴军作出更大贡献。

  拓优势、聚合力 共绘拥军优属“同心圆”

  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局,积极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发展新路径,不断深化双拥共建内容、丰富双拥共建形式,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尽显“全国双拥模范城”风采。

  扩容优待项目,浓厚尊崇氛围。加强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集团、灵锡互联网(无锡)有限公司沟通,加强技术研发,协调上线公交刷码免费乘车功能。更新灵锡App中退役军人权益地图目录,确保优待对象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同步开展好优待专区数字化场景建设的等保、软测、密评等筹备工作。联合无锡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建立全市第二家三甲优待定点医院,为全市优待对象提供挂号费减免、体检费减免、就医优先、优质服务、绿色通道、巡回医疗、专家会诊、保健服务等8项优待项目,目前已形成围绕“医、食、住、行、游、学、购”等480余项社会化优待举措。持续加大抚恤优抚对象服务保障力度,推进“拥军食堂”建设,多措并举做好高龄、独居退役军人的养老、就餐等服务保障工作。

  深化军地协作,提升双拥成效。认真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以实际行动支持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充分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今年5月下旬,再次赴珠海担杆岛开展“城连共建”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和官兵座谈,细化需求清单,为后续精准共建奠定基础。积极筹备成立无锡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并会同相关单位拟制促进会的章程、制度等。立足现有条件,以“三零双百”为目标(零差错、零延误、零投诉,保障及时率、满意率100%),探索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保障质效,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服务模式。与江苏省荣军医院、无锡泰滨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无锡扬子颐养中心、无锡市中海锦年贡湖养老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上门问诊、代配药、优先托养等服务模式,协助军休干部和家属畅通住院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军休服务站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受益群众70户。目前,已协调完成惠畅片区14部电梯的加装工作,并同步对设施老化的溪南服务站、钱巷服务站军休活动场地实施维修改造,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持续走深走实常态化服务保障,上半年联系军休干部1.12万余人次,走访慰问5000余人次。

  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扎实开展烈士纪念设施“质效提升年”专项行动,对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检查,做到“一明确两落实”。认真组织“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动员全社会开展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行鞠躬礼等群众性纪念缅怀活动。今年清明节期间,共开展群体性祭扫活动181场,预约祭扫5158人次,代祭扫烈士墓221座,协调并保障29名烈士亲属赴异地祭扫。注重加强英烈讲解员队伍建设,推荐优秀讲解员参加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1个优秀奖,杨晓兰被省厅推荐参加全国英烈讲解员复赛。

  风正扬帆立潮头,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新起点上,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继续秉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理念,全力推动服务保障体系更完善、就业创业渠道更畅通、尊军崇军氛围更浓厚,奋力谱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祝驻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无锡舰、宜兴舰、太湖舰”全体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全市烈军属、残疾军人、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八一建军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