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跟着岳父学写字

  在我的微信里,有几段这样的对话:

  “开始临帖先是笔画后是形状,其次是结构。”

  “点画结构,要朴实自然不做作,如果加进王羲之圣教序的元素,克服硬笔速写的草稿体习惯,更沉着更到位,融入古气就更好了。”

  很明显,这是一位书法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如何写字。这位学生是我,这位老师则是我的岳父。

  岳父姓杨,排行老四,人称杨四爹,自上小学开始接触书画。小学三年级时,当地曾经以“如皋小学出了个书画小神童”为专题在公园里展出他的书画习作,一时名噪乡野。多年的世事转换,依旧兴致未移,虽然没有成大家,但县里每有重大活动或展览,总会邀请他一展身手。

  但现在毕竟八十多岁的人了,精力渐渐不济,一些邀请便婉拒了。虽说清闲了许多,但几次下乡去看望他,我能感觉到,岳父对自己英雄迟暮无用武之地的那种落寞。

  正在想如何消解他的情绪时,单位通知业余时间组织兴趣爱好培训班,内容有书法、绘画、象棋等,让我顿时眼前一亮,何不请岳父教我学写字,既让他发挥特长,消磨时间,又能让我得到指点,虽然岳父住在乡下,通过手机便能解决教学的所有问题,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些微信对话。

  虽是翁婿,但当师徒相对时,就不一样了。我定期在微信上传习作,他指出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毛病不小,一点也不含糊。

  事实证明,一对一的辅导效果就是好。我对书法虽愚钝,但经不住岳父的勤勉教诲,慢慢写得有点规矩有点起色,岳父又教我如何写习作,教我集字创作,字字临摹,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既练了字又学习了如何谋篇布局,真是良益多多。在他的鼓励下,我还参加了系统内的一次书画比赛,竟也得了个优秀奖。

  岳父虽身处乡野,书画技艺却是师承名门,他曾说过,他在如皋小学的书画老师姓顾,是位女先生。我专门查了一下,顾老师,大名顾启华,江苏东台人,1912年考入当时南京的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任教。1927年2月,再去南京求学,考入当时的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科,任课老师中有徐悲鸿、吕凤子等大家名流。如此一来,我不就可算作大师们的再再再传弟子吗?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李名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