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警方周刊

“警”随“企”后 护航发展

  企业发展到哪里,公安机关的服务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无锡公安坚持“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企有所需、警有所为”,优化涉企服务,便民服务“一站办”,严打涉企犯罪、快侦快破多挽损,强化入企宣防、入脑入心反复宣,聚力排险除患,解决企业急难愁盼,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应企业之盼 强权益保障

  “融合型”警务服务茂是企业“家门口的派出所”,方便园区企业员工就地、就近、错时“一站式办理”,是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锡山公安分局云林派出所 施天恩

  每天清晨走进云林街道科创园的警务服务茂,总能看到“太湖e警”自助机前已经站着几位等候办理业务的企业员工。作为这里的常驻民警,我看着这个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经盾服务站、“太湖e警”综合服务点和反诈宣防四大功能区于一体的“融合型”服务阵地,心里总带着股踏实劲儿。

  “施警官,您快来看看!”正在自助机前操作的李女士朝我招手,她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刚打印好的驾驶证带着余温从出纸口滑出。“以前办驾驶证换证得跑老远,排队折腾大半天,现在在园区里几分钟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在科创园工作的李女士拿着刚从自助机上打印好的驾驶证连连称赞。

  服务茂投用初期,不少企业员工对自助机操作不熟悉,我就守在自助机旁手把手教学:“您点这个业务选项,按照屏幕提示上传资料就行。”在指导下,大家很快掌握了使用方法,办事效率大幅提高。“我们外地员工多,办理居住证总没时间去派出所。”一次恳谈会上,一位企业负责人提出问题,我当即表示:“您放心,我们服务茂能就近办理。”此后,该公司来服务茂办理业务成为常态,极大节省了员工时间成本。

  这样的温暖场景每天都在上演。通过主题党日、警企恳谈、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等活动,我和同事们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963项行政审批业务、101个高频事项全涵盖,人社、公积金、医保等公共服务一站查询,4500多家企业、7万多名从业人员再不用来回奔波。

  每当看到企业员工拿着办好的证件露出笑容,听到他们说“现在办事真方便”,我就觉得所有的忙碌都值得。这里不仅是综合服务的“窗口”,更是让企业安心发展的“港湾”,能让企业在无锡投得安心、闯得舒心、干得放心,便是我作为基层民警最骄傲的事。

  解企业之急 快侦破挽损

  针对各类涉企违法犯罪,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不遗余力侦破案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让企业在公平、公正、安全的环境中发展壮大。

  ——锡山公安分局东北塘派出所 丁叶舟

  前不久,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值班室的宁静,我抓起听筒就听到辖区某钢贸企业负责人朱女士带着哭腔的声音:“丁警官,我们厂区门口的圆钢不见了,价值3万元,那是赶工的急料啊!下周一就要给客户交货,少了这批材料根本完不成订单!”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涉企案件关乎企业生存,容不得半点耽搁,尤其是这种赶工期的关键材料失窃,每拖延一分钟都可能让企业陷入更大危机。

  我立刻带队赶赴现场,空荡荡的货场只剩下几道凌乱的轮胎印,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货车引擎的余味。周边商户说凌晨曾听到过货车发动的声响,还看到车灯晃了几下。我立刻让同事兵分两路:一路走访周边工厂和住户核实线索,一路调取厂区及周边道路近百个监控探头的录像。坐在监控室里,我们一帧帧查看录像,眼睛熬得发酸也不敢懈怠,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

  当看到一辆无牌货车凌晨3时出现在现场附近,车厢轮廓与失窃圆钢尺寸吻合时,大家瞬间来了精神。顺着货车逃窜的方向一路追踪,我们很快锁定嫌疑人在邻市的一个废弃仓库落脚点。当天20时,抓捕组星夜兼程100多公里,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将正准备转移赃物的嫌疑人抓了个正着。打开货车车厢的那一刻,我长舒一口气——满满一车厢圆钢完好无损!

  当我们把钢材送回企业时,朱女士摸着重新堆起的钢材,眼圈一下子红了:“这批货要是追不回,我们就得违约赔偿,真是太感谢了!”第二天上午,朱女士将印有“破案快如闪电 维护社会公正”字样的锦旗送进派出所,握着我的手哽咽道:“咱们无锡公安真是企业的贴心人!”围观群众的掌声里,我知道这身警服承载的不仅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排企业之危 筑反诈防线

  积极开展反诈宣传,为企业剖析典型诈骗套路,提供防范帮助,用耐心与专业,赢得群众感激信赖,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全力守护企业“钱袋子”。

  ——锡山公安分局羊尖派出所 左成明

  3月27日下午,我的微信突然收到好友申请,备注是“企业员工求助”。通过验证后,对方发来的截图让我心头一紧:有人顶着与老板一模一样的头像和备注,正通过微信要求当事人向指定账户转账50万元“紧急货款”,还催促“很急,不用打电话核实”。接到消息后,我一刻也不敢耽搁,火速赶往该公司,路上不停在脑海里推演可能的诈骗手法,同时电话联系企业负责人确认是否有转账安排。

  一进办公室我就看到企业财务坐在电脑前紧张得脑门冒汗,电脑屏幕还停留在与“老板”的聊天界面上。财务说:“左警官,要不是您平时反复强调‘老板转账先核实’的反诈知识,我差点就按‘老板’要求转钱了!对方催得特别急,说晚了就耽误大事。”经核查发现,原来是不法分子利用远程控制软件,趁员工离开时操控电脑发送好友申请,再伪装成老板伺机行骗,连老板常用的语气助词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万幸的是企业员工及时核实避免了损失,但风险并未解除。我当即让他们断网处理涉事电脑,防止病毒扩散,同时指导企业负责人联系专业人员全面杀毒清理。蹲在电脑前看着技术人员清理病毒时,我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要是晚来一步,这50万元可能就流入骗子的口袋了,对中小企业来说可是致命打击。

  处理完隐患后,我又给全体员工开了场紧急反诈会,用这个刚发生的案例讲解防范要点,还现场演示了如何辨别微信账号真伪。事后这名企业员工在无锡公安“听我一言”平台给我点赞,说我用专业与担当筑起了安全防线。其实我知道,守护企业财产安全,靠的不仅是速度和专业,更要让反诈意识深入每个人心里,这才是最坚固的防线。

  疏企业之堵 消安全隐患

  社区民警的职责,就是要让机器转得安心,工人干活更加踏实。

  ——锡山公安分局港下派出所 华鸣杰

  清晨7时许,阳光刚漫过工业园区的围墙,我已经站在了厂门口。“华警官今天来得早啊!夏天这么热,您可得注意防暑。”门卫老许笑着掏出钥匙,不锈钢栏杆缓缓升起时,发出轻微的嗡鸣。尽管特意赶早开工,我额头上还是沁出了细细的汗,手里攥着的辖区企业名册边角也已经卷成了波浪形,这是每天走访翻看留下的痕迹,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家企业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期限。

  走进车间,缝纫机“哒哒哒”的声响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布料和机油的混合气味。我的目光扫过车间的角落,那里堆着半人高的布料余料,很多都沾着线头。“王老板,这些余料得及时清理,布料纤维堆积粉尘,遇到火星就可能引燃,尤其现在天气热,电路负荷大,更危险。”说完,我走到灭火器旁,拿起一个查看生产日期,“注意灭火器不能过期,而且干粉灭火器对付布料火灾效果不好,得换成二氧化碳的,灭火时不会损坏布料。”

  王老板看着消防栓面露愧疚:“是我们疏忽了,光顾着赶生产订单,想着等忙完这阵再整理。”看着他焦急的样子,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我们就是来帮你解决问题的。”检查完后,我立刻联系了辖区的消防救援站,和消防人员一起指导工人清理通道杂物,整理消防设施。尽管灰尘落在衣领里刺痒难耐,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但看到工人把布料堆放整齐,破损的电线也被保护起来,我心里踏实多了。

  回访复查那天,看着焕然一新的车间,我露出了笑容。王老板拿着新制定的消防管理制度,一个劲地跟我道谢:“华警官,现在车间敞亮多了,工人们干活也踏实,上个月电费都省了不少呢!”我摆摆手叮嘱道:“以后要每周自查,有问题随时联系我!”走出厂区时阳光正好,听着车间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机器声,我知道这日复一日的检查,护着的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线,更是无数家庭的幸福线。

  听企业之声 普防范知识

  反诈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多开展一次宣防,才有可能少发生一次被骗。破一案更要止一案、防一案。

  ——锡山公安分局甘露派出所 韩晓飞

  7月的正午阳光毒辣,地面被晒得发烫,匆匆扒完午饭我就赶往辖区企业做反诈宣传,衣服后背很快就被汗水浸湿。成为社区民警以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每天都要抽时间深入企业转一转,我的提包里常备的“五件套”——一支笔、一部警务终端、一本记事本、一摞宣传资料、一张警民联系卡,就是我走企串户的“武器”。

  刚准备宣讲,一位现场员工就激动地拉住我的手:“韩警官,我上次差点被‘冒充领导’的骗局骗钱,多亏您平时一次又一次的防诈提醒啊,我当时多了个心眼,才没上当!”那一刻,我心里热乎乎的——原来群众不是厌烦宣传,而是需要更“走心”的方式。

  宣讲会开始后,我放慢语速,结合最近的发案特点和规律详细讲解诈骗伎俩:“大家记住‘六不’:不怕、不信、不点、不贪、不转账,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讲完典型案例后,我特意留出提问时间,还准备了反诈小礼品。一开始大家还很拘谨,后来就放开了:“韩警官,收到陌生链接点了怎么办?”“老板在微信上让转账怎么核实?”我一一耐心解答,用身边的真实案例打比方,车间里渐渐响起欢声笑语。

  宣讲结束,有位阿姨塞给我冰镇绿豆汤:“警官,看你汗流浃背的,快喝点解暑。这是我自己煮的,放了冰糖。”捧着甜滋滋的绿豆汤,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在反诈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与时间赛跑,与数据较量,用永不停歇的脚步、苦口婆心的讲解,让企业员工真切感受到“藏蓝”守护的力量。每当看到员工们从“被动听”变成“主动问”,从茫然无措到胸有成竹,我就知道,这藏蓝守护的力量,正在悄然筑起防范诈骗的“铜墙铁壁”。(丁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