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科技 发布厅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

  一、中国农业银行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农行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号)》(以下简称《方案》)精神及相关要求,于2025年8月12日发布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的公告》,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现将客户集中关注的问题解答如下:

  1、本次消费贷款贴息范围有哪些?

  答:根据《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农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通过农行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2、使用信用卡消费是否可办理贴息?

  答:按照《方案》,本次贴息不包含信用卡(含分期)业务。

  3、何时可办理消费贷款贴息?

  答:按照《方案》要求,2025年9月1日起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4、贴息标准是多少?

  答:本次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利率为年化1%,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贴息计算基数为借款人在政策执行期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支付的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其中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5、贴息最多能贴多少金额?

  答:每名借款人在农行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6、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答:为最大程度便利客户、简化操作,客户可按照一般贷款流程在农行办理贷款。使用贷款时需要客户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农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客户相关消费交易信息,汇总满足贴息条件的消费金额。对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农行自动开展贴息;对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提供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的方式向贷款经办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如客户未签署补充协议、授权查询,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使用农行个人消费贷款。

  7、如何取得贴息资金?

  答:为简便操作,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在农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农行将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计算贴息金额,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8、如何查询贴息金额?

  答:客户在农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后,可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查询,农行也会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告知客户贴息金额。

  9、本次贴息是否需要收取费用?

  答: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及贴息业务过程中,农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客户可通过农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业务过程中,农行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客户切勿轻信农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短信等其他渠道信息,谨防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10、套取贴息资金的借款人要承担哪些后果?

  答:农行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规开展贷款审批,对符合《方案》要求的予以贴息。

  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农行严格予以禁止。

  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农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农行按照《关于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1号)》(以下简称《方案》)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推动开展相关工作。2025年8月12日,农行发布《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的公告》。现将客户集中关注的问题解答如下:

  1、本次贷款贴息的支持范围是什么?

  答:根据《方案》要求,凡是同时符合如下条件的贷款,可纳入贷款贴息支持范围。一是经营主体属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二是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审批通过并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各领域涉及的具体支持行业范围可参考《方案》附件《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参考》。

  2、经营主体具体是指什么?

  答:经营主体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3、哪些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

  答:按照《方案》,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4、贷款的贴息标准是什么?

  答:对于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按照实际期限进行贴息。

  5、同一笔贷款是否可以重复享受其他贴息政策?

  答: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6、贷款流程是什么?

  答:符合《方案》条件的客户向农行提出贷款申请后,农行依规进行审批,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农行将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匹配优惠贷款额度,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农行严格予以禁止。

  7、贴息需要签订协议吗?

  答:对于2025年3月16日后发放的符合《方案》条件的贷款,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予以明确,包括贴息享受条件、贷款资金用途、贷后管理要求等内容。

  8、贴息流程是什么?

  答: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农行发放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进行审核。政策到期后,农行省级分行结合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及时汇总本地区符合《方案》贴息条件的贷款。2026年1月底前,一次性向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客户无需提出贴息申请。

  农行收到财政部门核准并拨付的贴息资金后,对已付部分利息,及时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贴息资金至客户还款账户;对未付部分利息,在向经营主体按期收息时扣除对应贴息资金。如遇政策调整,农行将按照相关要求办理。

  9、贴息贷款使用上有哪些禁止领域?

  答:贷款资金须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严禁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贷款资金,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农行将严格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确保贴息资金合规用于向符合贴息条件的经营主体兑付,严禁任何主体套取贴息资金。

  10、违反贷款资金使用、贴息资金申领等政策规定的,要承担哪些后果?

  答:如有关部门发现经营主体存在贷款资金使用、贴息资金申领等违反政策规定情形的,将及时追回相关贷款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11、本次贴息是否需要收取费用?

  答:在办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业务及贴息业务过程中,农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客户可通过农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贷款。在办理贷款贴息业务过程中,农行不收取任何费用。为最大限度保障客户的财产和信息安全,防范不法分子以办理贷款贴息为由实施诈骗活动,请客户切勿轻信农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短信等其他渠道信息。

  客户如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可通过农行手机银行、贷款经办行、营业网点、95599、“中国农业银行云客服”微信公众号咨询。(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