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周刊

1岁听障宝宝植入人工耳蜗 点亮有声未来

  “哇……”近日,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的调音室内,1岁的峰峰(化名)迎来了人工耳蜗的首次开机调试。监视屏幕上的声波曲线微微跳动,此前一直神情茫然的他忽然眨了眨眼,随即放声大哭。一旁的奶奶陈女士(化名)顿时热泪盈眶,连声说道:“太好了,听到了,真的听到了……谢谢医生,谢谢你们。”

  这一天,不仅标志着峰峰听觉之旅的启程,也意味着无锡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在儿童听觉植入领域实现新突破。自今年6月该院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以来,目前已成功为两名患儿完成开机调试。此举为正处于听觉与语言发育关键期的听障儿童,打开了通往有声世界的大门。

  峰峰的出生曾为家庭带来无数欢乐,然而他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却迟迟未通过。经进一步检查,峰峰最终被确诊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几乎完全听不见声音。医生表示,若不及时干预,孩子很可能因长期失聪导致聋哑。7月,家长带着峰峰找到无锡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陆金山。经全面评估,陆金山建议采用“植入人工耳蜗+佩戴助听器”的干预方案。7月23日,峰峰顺利接受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陆金山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能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以重建听觉功能的电子设备,尤其适用于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低龄患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难度较高,需应对麻醉风险高、颅骨薄、乳突发育不全等多重挑战。为确保手术成功,科室团队术前与家属进行了深入沟通,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多学科协作下,团队顺利完成植入操作,术中监测显示电极反应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术的顺利开展,也得益于2025年国家人工耳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全面落地。在此之前,一套人工耳蜗的价格高达20万元—30万元,经集采后价格降幅超70%—80%;再叠加医保报销政策,患者家庭自付部分大幅降低,减轻了经济压力,让更多听障儿童能及时获得干预治疗。

  “从‘听见声音’到‘听清声音’,再到‘听懂语言’,这一过程仍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持续关爱与支持。”陆金山特别强调,1—3岁是儿童听觉和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在此阶段进行科学有效的听力干预,孩子未来有望达到接近正常儿童的听说水平。后续,峰峰还需定期到医院进行人工耳蜗调机,并接受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根据临床经验,最快3个月后,峰峰就能对声音产生明显反应,之后逐步跨越听力功能测评与言语康复的关键关卡,最终实现正常语言沟通。医院也将持续为峰峰家庭提供康复指导与随访支持。(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