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教育周刊

一张“菜单”带来邀约不断

市关工委加强报告团建设有实招

  虽然今年秋季学期刚刚开学,但是许多学校的孩子已在翘首盼望,准备听报告团老师的精彩演讲,因为这是他们年初就早已定下的“约会”。

  9月2日,无锡市江南中学师生齐聚一堂,聆听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张发海的演讲,现场掌声阵阵。今年暑假期间,秦润新、姚炳华、辛小玲、丁解新、丁冠民、肖根荣等报告团成员已先后在多个学校和教育基地宣讲,受到我市青少年的热烈追捧。

  宣讲内容以“菜单”形式公布

  市关工委报告团为使宣讲内容紧贴社会需求,每年新年前后,报告团就会要求各报告团成员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擅长,报出当年的讲课清单。春节后,经过审核的市关工委宣讲“菜单”面向社会公布,需求方对报告团能提供的资源,通过一张清单就了解得清清楚楚。

  今年市关工委报告团共公布了132个讲课课题,一经公布,电话、微信邀约不断。年中,市关工委组织报告团成员对照清单交流落实情况,年尾还要安排听课组织者填写课后反馈单,对每位报告团成员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和奖励。这一举措很好地调动了广大报告团成员的积极性。报告团成员蒋川海今年共报了24个讲课题目,截至7月中旬,他已应邀在各种场合开展面对面宣讲53场,受众达8570人次。此外,他还通过市关工委网络直播间宣讲,3月4日的“雷锋精神”主题宣讲就有10万余人次收看。一所小学德育副校长说:“这样的宣讲‘菜单’方便实用,非常符合学校思政教育的需求。”

  讲课坚持“三贴近三结合”

  7月25日,报告团成员尹斌冒着酷暑,如约来到滨湖区蠡湖街道和一群少先队员见面。台上尹斌激情讲述,台下小朋友们凝神屏息,专注聆听。

  市关工委报告团的30多位成员中,有大学校长、超级计算机总工程师、劳动模范,也有高级教师、老干部,他们大多数在各领域学有专长。

  报告团成员讲课坚持“三贴近三结合”:贴近自己的专业,贴近自己的经历,贴近自己的研究领域;结合国家的重大发展成就,结合党的宣传工作重点,结合青少年成长的需求,于是就有了超级计算机总工程师对话小记者,中学老校长为家长作专业心理辅导……他们翔实的讲课内容,常常让开展主题宣讲的教室座无虚席。

  多平台传播报告团建设经验

  市关工委加强和主流媒体的合作,在多个平台宣传报告团的成果。

  市关工委与市报业集团合作,在《无锡日报》设《关爱下一代》专栏,月月介绍“五老”报告团成员的情况,并为他们拍摄制作关心下一代工作短视频。市关工委与市广电集团合作,在面向青少年观众的《牛娃来了》电视栏目中推出“五老”讲红色故事节目,至今已播出132期,20多位“五老”走进演播室讲故事,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欢。市关工委与市教育电视台合作,推出多期关于青少年成长的电视访谈节目,并在公众号、网站等平台推广。这些平台及时传播了市关工委报告团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五老”报告团成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今年7月,市关工委又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五老”工作室建设的意见》,为扩大报告团成员的宣讲影响力提供了新平台,明确了“五老”工作室的主要任务,从多个方面为报告团成员开展活动提供保障。(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