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悬,热浪滚滚,地铁公交场站依旧井然有序,安宁如常。一抹抹藏蓝“警”色,护乘车安全于车厢内外,守活动秩序于喧嚣之中,消场所隐患于细微之处,用汗水织就安全网,让群众在酷热中感受平安守护,让城市烟火始终温暖安宁。
车轮上的安全
汗水浸透警服,只为更好守护城市公共交通。
——市公共交通公安局公交客运安全保卫大队 陆斌
8月的锡城,热浪翻滚。“陆警官又来了!”105路公交车驾驶员老张笑着跟我打招呼,“老张,夏季高温,车辆容易出现电路老化、轮胎磨损、刹车系统故障等问题,一定要全面检查!”说着我径直走向车厢角落的灭火器,蹲下身,手指划过灭火器压力表,确认指针在绿色区域,又拿起安全锤轻轻晃动:“安全锤必须固定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才能保证伸手可及。”一旁的辅警则逐一清点数量。检查完毕,汗水也浸透了藏蓝色警服的肩背。
“师傅们,这天气闷热得让人犯困,可咱们手里的方向盘攥着的是一车子人的平安啊!一定要把乘客平平安安、舒舒服服送到站!”公交车驾驶员安全培训会上,我特意把PPT里的事故案例标红加粗,还提前剪了段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讲行车安全、说应急处置时,我特意把危险驾驶的危害掰开揉碎了讲,反复叮嘱转弯观察、礼让行人这些细节,就盼着师傅们能把良好驾驶习惯刻在心里。“你们看这个案例,就是驾驶员转弯时没仔细看后视镜才造成了事故!”我指着屏幕上的画面刚说完,底下的驾驶员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一个个都表示会守好交通规则。
“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张,咱们按照应急预案操作就没问题!”为高效应对夏季突发情况,我多次和公交集团负责人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明确指挥调度、车辆救援、乘客疏导等流程,并组织开展了数次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演练,提升驾驶员和后勤人员的协同处置能力,让“清凉”服务贯穿市民出行全过程。
苏超“警”行时
球场灯光照亮狂欢,警灯微光守护平安。
——市公共交通公安局巡特警大队 王子威
大屏上绿茵场中激烈拼抢,站厅里人声鼎沸,巨型屏幕上正在直播“苏超”联赛无锡对阵徐州的关键战,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我整了整衣领,和同事在人群中穿梭,肩头的警灯在喧闹中闪着光——越是热闹,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进球啦!”突然,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我下意识地抬头看屏幕,眼角却瞥见一个小小的身影从人缝里钻了出来。“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奶奶了……”小男孩拽着我的执勤腰带,眼睛通红。我赶紧抱起他,用对讲机通知各岗位:“各点位注意,四号口附近有穿蓝色球衣的走失儿童,请协助寻找家长。”不到3分钟,辅警小韩带着一位满头大汗的老太太匆匆赶来,“我的乖孙!”老太太抱住孩子红了眼,看着祖孙俩紧握的双手,我也松了口气,这已是我本月找回的第9个走失孩子。
中场休息时,转播区突然传来争执声。我循声跑过去,只见两名年轻球迷正互相推搡。“都是来看球的,图个开心,别伤了和气!”我赶紧隔开两人并耐心劝导。没过多久,穿红色球衣的小伙子主动伸手道歉,另一个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咱们别因为这点小事影响看球的心情。”说着,两人握手言和,刚才的紧张气氛一下子就散了。
终场哨响时,站厅重归平静。电子屏熄灭的瞬间,玻璃幕墙映出我和同事巡逻的身影。走出地铁站已是深夜,晚风掠过运河泛起涟漪,我和同事相视一笑,今晚的守护没有白费,那些欢呼和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守护当夏
炎炎夏日,在人潮涌动的安检口,在车来车往的站台上,总有一抹藏蓝在默默守护。
——市公共交通公安局无锡新区站派出所 华馗
暑期的太湖花园地铁站格外热闹,一群穿着红背心的孩子涌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今天是地铁研学半日营活动,我早就提前准备好了警用装备,等着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警察叔叔,这个会电人吗?”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指着防爆叉,眼睛里满是好奇。我把防爆叉、盾牌、防爆罐、强光手电一一铺开,笑着解释:“这个防爆叉不会电人,它是用来制止坏人的;这个盾牌能保护我们不被伤害;遇到危险物品,就放进这个防爆罐里,特别安全。”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有个小男孩还拿出本子,认真地画起了装备。
带领孩子们走到站台时,我指着屏蔽门的警示灯:“大家看,门灯闪的时候,千万别抢着上地铁,就像过马路要等红绿灯一样,安全第一。”进了车厢,我又指着角落的紧急按钮:“要是遇到危险,别慌张,按这个按钮就能呼叫工作人员,他们会来帮忙的。”说到夏日安全,我特意提高了嗓门:“夏天大家穿得少,要是有人故意碰你们,要立刻躲开,大声喊爸爸妈妈或老师帮忙。”我还教他们留意拥挤车厢里的异常举动,提醒他们别让陌生人随便拍照片,陌生人给的零食、饮料也不能要。
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纷纷点头:“知道啦,警察叔叔!”活动结束时,他们排着队跟我合影敬礼道别:“警察叔叔再见!”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也满意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能把安全种子种进孩子们心里,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就是守护住了千万个家庭的笑脸。
守护安全永不停歇
一场无声的交锋,是正义与罪恶的较量,是智勇交锋的突围之战。
——市公共交通公安局博览中心站派出所 张正光
那天我正在家里做晚饭,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有抓捕任务,赶紧回单位!”我匆匆跟妻子交代了两句,抓起外套就往单位跑。原来,指挥室研判发现,一名涉嫌工程合同诈骗的在逃人员藏在一小区内。赶到小区后,我带着两名队员一栋楼一栋楼地排摸,终于在一栋楼下发现了嫌疑人的电瓶车和三轮车,但经过多日的蹲守,依旧未获取到嫌疑人的确切落脚点。队员小王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沮丧地说:“他怎么还不露面?”我喝了口水,嗓子沙哑得厉害:“他肯定察觉到风声了,咱们得换个思路。”
我和指挥室民警立刻围绕嫌疑人的相关线索展开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发现他前妻最近频繁出现在新吴区一个小区,再经过排摸分析,终于确定嫌疑人就藏匿在这个小区。晚上,我假装成物业工作人员敲开了门,门开的瞬间,我和队员立刻冲了进去,将正准备逃跑的嫌疑人按倒在地。看着被戴上手铐的嫌疑人,我长舒一口气,整整9天9夜,终于把他抓住了!
每一次的抓捕行动,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有人问我:“这么辛苦值得吗?”我总是说:“穿上这身警服,就得扛起责任,哪怕再难,也要全力以赴。”守护辖区的平安,是我永远的初心和使命。
夏日迷途
一句关心,一次援手,或许就能帮迷路的老人找到回家的路,这是藏蓝守护里最暖的温度。
——市公共交通公安局金城路站派出所 方紫梁
下午4点,地面被晒得发烫,地铁站成了天然的“避暑胜地”。我和辅警老丁在安检口例行盘查,眼角却注意到柱子旁的一位老人,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浑浊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刚才巡逻时他就在这儿,算下来得有半小时了。我走过去,轻声问:“大爷,您要去哪呀?”老人眨了眨眼,没说话。我又问了一遍,他还是沉默,只是眼神更迷茫了。
我掏出手机,想拍个照帮他找家人,可老人突然用手捂住脸,大叫:“别拍!”我赶紧放下手机,柔声说:“大爷,不拍,咱们不拍,我就是想帮您找家人。”老人慢慢放下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边角都磨得起毛了:“给……给你……”
我展开纸,上面写着一串电话号码和一个名字,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下面有行小字:“找不到家就打这个。”我立刻拨通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急促的女声:“我这边有急事走不开,您能不能先把我爸送到S1江阴中医院地铁站?我去那儿接,拜托您了!”我扶着老人坐上地铁,一路上,他偶尔会看看窗外,眼神里少了些迷茫。到了江阴中医院地铁站,一个妇女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爸,您又乱跑,这是第几次了……”她蹲下来,握住老人的手,语气里有嗔怪,更多的是心疼。
傍晚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人忽然指着晚霞笑起来,像个孩子。我看着她女儿小心翼翼把纸条重新塞进大爷口袋,我心里一暖,这张起毛的纸条,何止是联系方式,那分明是家人在他心里系的绳,不管走多远,都能牵引他回家。
地铁里的安全密码
安全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日复一日对细微之处的坚守。
——市公共交通公安局开原寺站派出所 陈宗勇
夏日的风带着潮气往地铁站里钻,我抹了把后颈的汗,继续在站区巡查。最近,我和搭档把辖区110家商铺走了三四遍——奶茶店的制冰机、便利店的小电炉、自动扶梯的缝隙、消防通道的杂物,每一处可能“冒火星”的角落,我们都摸得清清楚楚。
最让我挂心的是刚开的那家面店,上周二突击检查时,店主王阿姨正蹲在地上修冷藏柜,我凑过去一看,冷藏柜的老化线路胶皮开裂,接口处还沾着油星子。“王阿姨,这线路太危险了!”我拿出商铺消防手册,指着上面因线路起火的案例,“您看,这火一烧,您的心血就全没了,可不能图省电费啊!”王阿姨搓着围裙角,不好意思地说:“我这就找电工修!”下午我再去时,线路已经换好了,王阿姨笑着说:“多亏您提醒,不然我都不知道这么危险。”
每天和同事交接时,他们总会往我手里塞颗薄荷糖:“老陈,天热别中暑,咱们多走一步,隐患就少一分。”从刚入职时的新手,到现在能一眼看出排风扇积油的风险,工作笔记越写越厚,可最珍贵的“战绩”却藏在细节。安全不是轰轰烈烈地破案,而是日复一日对细微之处的坚守,当整改通知书上的数字不断下降,我懂得所谓的守护,就是万无一失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