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健康周刊

“杏林”护“桃李”

中医药公益活动为教师架起健康服务桥

  暑意渐消,师恩愈浓。9月6日至7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无锡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药香氤氲,“杏林送爱心健康伴师行”中医药公益健康大讲堂暨大型义诊活动在此温情启幕。

  活动仪式在悠扬舒缓的“八段锦”功法操中拉开帷幕。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王新华先后致辞,向全市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祝福,并对无锡市中医医院长期以来秉持“仁心惠师”理念、积极践行公益担当的举措给予高度肯定。国医大师王新陆通过视频方式送来“云端”寄语,叮嘱大家秋季养生需顺应时令规律,传承中医药国粹以护佑身心健康。

  仪式现场,无锡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庆良、院长袁玥等医院领导为10名江苏省特级教师代表发放“健康连心卡”,为首批6所中小学颁授“无锡市中医医院党团员志愿者服务健康驿站”牌匾,这一举措标志着医校协同健康服务机制迈入深化推进新阶段。活动还重磅发布“惠师举措与十项千台公益手术”计划,该计划重点关注教师们的颈椎、腰椎、咽喉健康,为他们提供针对性防治服务。仪式同步开启线上直播,仅9月6日上午便吸引近6万人次关注。

  活动期间,两场中医药公益健康大讲堂接连开讲。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芦芸以《声生不息——揭秘“好声音”》为题,从专业角度为教师群体讲解嗓音保健知识与实用技巧;脊柱科专家尹恒则围绕“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针对教师久站久坐的职业特点,分享颈椎健康维护方法。两位专家结合典型案例生动授课,还现场带领教师们练习护嗓、护颈动作,互动氛围热烈,得到听众一致好评。

  讲座中,专家团队特别融入龙砂医派养生智慧。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副主任中医师彭健结合今年秋季“燥”“热”交织的气候特点,给出针对性养生建议。他提到,教师可选用沙参、麦冬等药材煮制茶饮或炖汤,以此达到润燥清热的效果;针对用嗓过度问题,推荐使用医院特制的润肺秋梨膏;对于因久站久坐出现身体不适的教师,建议开展针对性力量训练与拉伸运动,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用医院研制的舒心调神茶、酸枣安神膏等特色中医药产品。

  门诊大厅的义诊区同样热度高涨。9月6日,消化科薛博瑜、妇科叶纪平、脊柱科张亚峰、肿瘤科尤建良、耳鼻咽喉科任思秀、肛肠科王敏英6位专家联袂坐诊,为群众提供专业诊疗服务;9月7日,脑病科赵义纯、创伤正骨科吴毛、治未病科谭广兴、甲乳科张军、中医经典科毕礼明、风湿病科程立等科室骨干接续服务,确保义诊覆盖更多需求群体。许多教师与市民利用周末前来咨询,专家们耐心解答疑问、细致开展诊察,优质服务获得一致认可。

  现场设置的中医互动体验区,吸引众多教师与市民驻足参与,让大家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魅力与实用价值。传统疗法体验区里,耳穴贴压项目通过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部对应穴位,帮助调节脏腑功能,能有效缓解教师常见的失眠、咽喉不适等症状;刮痧体验则由专业人员运用规范手法疏通经络,针对教师因久站久坐引发的肩颈、腰背不适,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自制制剂与临方展示区集中陈列医院特色龙砂四季膏方、各类中药制剂及养生茶饮,这些院内制剂均源自中医药经典名方,凝聚了多位名老中医的临床智慧与实践经验。医院严格甄选道地药材及优质饮片,依托现代化制剂工艺与严格质量管控体系,制成润肺秋梨膏、舒心调神茶、酸枣安神膏等产品,这些产品兼具安全性与疗效,为教师群体提供了个性化健康调理方案。龙砂机器人智能问诊区前排起长队,这款融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设备,通过采集舌象、面象、脉象等多模态数据并进行专业分析,仅需5至6分钟即可完成中医体质辨识,整体诊疗正确率达90%左右。教师们通过智能问诊快速掌握自身体质状况,获取定制化养生调理建议,亲身感受现代科技为传统中医药赋能的创新成果。

  “平时站讲台,今天看‘诊’台,才真正体会到医者仁心!”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校长韦燕平为活动连连点赞,他表示医院把健康服务送进校园,学校则把感恩之情种进课堂,让中医文化与教书育人的火种一同代代相传。

  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无锡市中医医院推出的一系列周到、细致的惠师举措,让教师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尊重,大家将把这份温暖转化为潜心育人的更大动力,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

  一场活动搭建起医校联动的桥梁,一次牵手开启了健康守护的新篇;一份爱心传递着社会关怀,一生守望承载着责任担当。王庆良表示,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耕“健康惠师”工程,让“崇德佑民”的大医精神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太湖之滨交相辉映,共同守护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的最美模样。(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