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无锡,解码高质量开放“锡”引力

搏击全球市场,锡企乘风破浪

  9月15日—16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首站走进无锡,30余家中央及省市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深入企业车间、产业园区、发展一线,触摸这座城市“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劲心跳。从“无锡造”产品畅销海外,到“无锡产”品牌打响知名度,一路走访,一路惊喜。短短两天的调研中,开放的轨迹清晰可见,外贸、外资、外经协同发力,书写着无锡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

  持续深化

  对外开放“走”出上扬曲线

  走进无锡锡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浇筑、加工、包装、清洗……马达轰鸣声中,一个个精细、光洁的涡轮增压器精密压气机壳组件从产线上打磨出来,将运往美国、英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客户生产基地。

  “高难度产品的实现能力、从模具开发到产品制造的全工艺流程,推动增压器行业内排名前五的企业都成为了我们的客户。”企业副总经理张明哲介绍。2024年锡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其中海外业务占比近五成,占全球细分市场份额超15%。近期,锡南科技正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在泰国设立瑞泰精工(泰国)有限公司,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建设,从本地化生产向国际化运营转变。今年底,企业泰国工厂将正式投产,具有年产量300万套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体的生产能力,成为无锡企业海外工厂“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一大范例。

  近年来,无锡外贸经营主体持续活跃,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突破1.3万家。今年前8个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353.4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一条条持续上扬的曲线,折射出无锡强大的开放磁力与发展韧性。

  “走出去”生机勃勃,“请进来”同样硕果累累。“去年,我们投资10亿元启动高速率光收发模块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950万件高速率光收发模块,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增产建设。”菲尼萨光电通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月,企业又新申请了800万件800G光模块增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5亿元。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投项目、扩产能。截至目前,无锡已集聚外资企业超7200家,四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近250个项目。今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省第二,占比提升至18.4%。外资企业在此扎根生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下转第2版)

  搏击全球市场,锡企乘风破浪

  (上接第1版)

  扩容升级

  平台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能级平台的支撑。在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的全球维修中心格外引人注目。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通信基站信号单元在此检修、更换、验证,“保税+维修”业务为企业带来1500万美元的年营收额。

  这一幕不只存在于捷普电子,综保区持续拓展的“保税+全球检测维修”新业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待修设备漂洋过海,选择无锡作为维修基地。在综保区内,送修的设备从进区、检测、维修到返运,中间免征关税,通关手续也大幅简化,配套的仓储、物流和信息化监管服务进一步为客户节约了成本。2024年,无锡高新区综保区保税维修一线进出口值9.4亿元,同比增长207%。

  依托独特的政策、功能和区位优势,近年来,无锡高新区综保区不断拓展保税功能,培育业态发展新动能,形成了以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光电通讯为主导,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物流分拨、检测维修等为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24年,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740.4亿元,同比增长24.3%,以全市 0.0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22.6%的进出口总额;作为无锡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集聚了SK海力士、村田电子、希捷国际等70余家注册企业,累计吸引外商投资238亿美元。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无锡高新区综保区扩容,将规划调整设立新片区1.11平方公里。“利用综合保税区参与到全球各个高科技行业中,这才是最本质的作用。”无锡高新区综保区管理局局长王里成表示,“扩容”后的无锡高新区综保区,将充分发挥“保税、免税、退税”政策叠加优势,重点承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高标准打造长三角对外开放示范窗口。

  主动转型

  锡企“出海”内生动力强劲

  对外开放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风力”、开放枢纽的“活力”,更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动力”。

  在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同造型、用途的电动车“齐聚一堂”,让人眼花缭乱。超长寿命的TTFAR常青藤石墨烯铅酸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超千次;一键开合的SOLO折叠机器人,可适应欧美等地区狭窄的城镇道路和乡村道路,满足短途出行需求;安全便捷、即换即行的电动车“充电宝”钠电换电柜,更好地解决了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充电桩设施覆盖面小、电动车电池续航差等问题……本土化的产品策略,推动“无锡产”电动车驶向全球市场。今年上半年,雅迪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2024年起,雅迪从传统的“做贸易”逐渐转向“做品牌”,重点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针对当地需求开展产品研发,打响品牌海外知名度。截至目前,企业设有越南、印尼、泰国、墨西哥四家海外基地,产品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终端门店数量超4万家。“以往,产品出海遵循的是‘有什么卖什么’的原则,如今,企业必须适应各地市场的特定需求,实施差异化销售策略。”锡山区工信局副局长程宇峰说。

  主动性强,正是锡企在变幻的国际市场中保持稳健势头的关键。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兴起,锡南科技积极布局氢燃料动力、混动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占比约10%;捷普电子借助“5G全连接工厂”打造高水准、智能化生产,推动产品附加值与交付效率“双跃升”……一系列开放实践表明,只有将政策机遇、平台优势与自主探索深度融合,才能在更高水平开放中赢得先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龚燕、实习生 陈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