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7日,在胡埭“富安·状元里”沿山旅居带中湾村的状元面馆,小学生王炫嘉将“三好学生”奖状贴在一面特别的墙上后,吃起免费领取的状元面。这面墙之所以特别,不仅为食客提供了展示荣誉的空间,还专门留出区域让获奖主人写下背后的故事。“晒荣誉+讲故事”双向互动,这面奖状墙迅速成为沿山旅居带的“网红”。
胡埭自古文风鼎盛,“状元乡”的美誉流传千年。如今,当地正以环湖岸线、状元古道等资源为纽带,全力打造农文商旅融合的“富安·状元里”沿山旅居带项目。随着旅居带影响力持续扩大,当地在深挖沿山资源禀赋、状元故里文化的基础上,又把目光投向“墙面改造”。状元面馆里的奖状墙,正是当地布设“墙上美学”的生动缩影。
走进面馆,奖状墙格外醒目。墙面分两部分:左侧贴满了食客带来的各类奖状,右侧则是“故事留言区”,奖状主人用便签写下获奖背后的感言。墙上奖状的主人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奋斗者。除了“三好学生”奖状,有职场人的“优秀员工”表彰,有老人的“社区最美志愿者”奖状,每一张奖状都承载着不同的奋斗故事。而一旁的“故事留言区”,便签纸密密麻麻,有学生为备战竞赛熬夜刷题的经历,也有上班族攻克项目难题的感悟,字里行间满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面馆负责人蒋乐进告诉记者,自奖状墙推出以来,不少市民游客专程带着奖状来打卡,面馆客流量较之前提升了20%,这面墙也成了胡埭“状元文化”的文旅新符号,“吃状元面、晒荣誉奖”成了打卡“富安·状元里”的新形式。
室内的奖状墙催人奋进,户外的创意墙面则让湖湾风光与当地的文化底蕴碰撞出别样火花。在状元古道入口处的张野自然村,善治茶社的西墙也成为一处打卡点。“富安”二字醒目亮眼,繁花图案铺满墙面,成了市民游客争相合影的背景板。位于滨湖家风馆北侧的状元墙,更把“状元文化”玩出了新花样。墙面上,身着红袍玉带的小小状元郎头顶绽放的鲜花,新国潮美学将科举文化演绎成现代公共艺术,让“状元文化”活化在沿山旅居带肌理中。
作为环太湖重要旅游目的地,滨湖区对“墙面”的探索远不止于此。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南泉老街,沿河青砖墙面上的多处“怀旧风”主题墙绘格外吸睛。“时光的影像”里藏着老街区的记忆,“家门口的夏天”满是市井烟火气,“童年留声机”则勾起几代人的回忆。南泉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墙已经成为老街的“情感纽带”,不少年轻人会跟着长辈来“寻回忆”。
在湖滨商业街中段的七欣天店铺前,原本普通的玻璃幕墙被改造成巨型LED屏,每到“苏超”比赛日便直播赛事。湖滨商业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屏幕不仅吸引球迷,还带火了周边商铺。赛事直播期间,街区客流峰值较平时提升30%,不少餐饮店营业额也随之上涨。这面“会播球赛的墙”,成了滨湖夜经济的打卡地标,让商业街区既有烟火气又添潮流感。
从胡埭“状元文化”的生动落地,到南泉老街的时光回溯,再到湖滨商业街的科技赋能,滨湖区的墙面早已突破“装饰”的单一属性,变成可互动、有故事、能引流的农文商旅新IP。胡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结合状元IP,通过墙绘、花境等方式,让更多墙面“活起来”,完善“富安·状元里”沿线景观打造,培育“状元文化”特色品牌。
(邵旭根、徐啸雨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