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此次降息决定的背后有哪些政策考量?能否为美联储缓解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未来走向何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疲软是他和其他政策制定者当前的首要考虑因素。当前,美国就业增长放缓,通胀居高不下,加之关税对物价影响仍在进一步显现,美国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此次降息反映美联储对就业情况的担忧甚于通胀风险。
观察人士认为,此次降息虽符合外界预期,但从特朗普政府过去几个月的表态来看,显然难以缓解白宫对美联储的不满。
由于特朗普政府此前频繁施压美联储降息,《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处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政治时刻”,是近年来“最奇特”的会议之一,而会议结果显示,鲍威尔成功促成了美联储内部“团结”。
由于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推动通胀回升,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按兵不动”,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次虽然降息,但幅度远未达到特朗普的要求。特朗普7月曾表示,美联储设定的利率水平至少偏高300个基点。他认为,美联储将利率长期维持在“过高水平”拖累了美国经济。
此次议息会议上,由特朗普提名、刚刚出任美联储理事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投了唯一反对票。他认为,此次降息幅度应该达到50个基点。
米兰在就任美联储理事后还继续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国会民主党籍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指出,米兰作为美联储理事的政策独立性值得怀疑。
休·约翰逊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休·约翰逊认为,特朗普政府可能继续对美联储施压,要求其大幅降低短期利率。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议息会议后发表声明说,在考虑进一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时,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仔细评估后续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及风险平衡。
美联储利率预测“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剩余两次政策会议累计降息幅度的中位数预测值为50个基点,同时预计2026年将仅降息一次。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降息使借贷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家庭与企业需求、支撑就业,但关税、移民等政策持续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带来负面影响,美国经济或难以逆转整体放缓的趋势。此外,降息和关税可能形成叠加效应,使美联储控制通胀的目标更难实现。
安永-博智隆公司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说,美联储可能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2025年加息次数或少于两次。
(据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