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日,“苏超”第十二轮开赛,无锡队客场挑战镇江队。无锡一处特殊的观赛点热烈且温馨:在江阴市第一中学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内,球员亲友团怀着骄傲与牵挂来到球员们的母校,与学校教师、教练代表、校足球队员及学生代表一起观赛,在球员们曾挥洒青春的熟悉校园里为他们加油助威,现场一片粉红色海洋。
赛事直播尚未启幕,场边的亲友团已率先点燃热情。谈“苏超”战况、猜本场比分……大家满是期待。“子强的父母已奔赴镇江现场。”林子强的小姑林梅告诉记者,“一家人跨越两地,用特别的方式为他加油!”谢乃炯的妈妈施敏,特意带着6岁的妹妹谢怡赶来,小丫头嗲声嗲气地给哥哥打气。罗宏斌的父亲罗刚提起儿子时语气里满是自豪:“非常骄傲!”
“看!从我们一中走出去的,有三位球员今天要首发!”虽然隔着屏幕,但“云端助威团”热情丝毫不减。薛天的亲友团堪称“最强后援”,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堂妹都来到了现场,姑姑说,“看到首发阵容里有薛天,特意穿上了代表无锡队的粉色球衣给他远程助威!”看着屏幕上的丁文韬,父母丁益民、孔维亚又紧张又期待,“孩子一直很努力,希望今天可以进球,更盼着无锡队可以拿下比赛!”
当了13年足球班“老班”的江阴一中体校部班主任袁海东也来到观赛现场,他还带来了在校的近30名足球班球员。“在首届‘苏超’中,有20位球员是我的学生,无锡队中,来自江阴一中的有16位球员,其中13位是我的学生。另外还有淮安队的李世恩、苏州队的黄一超等球员。”高二球员陈逸辉则说,“我的偶像是学长罗宏斌,希望自己能以他为榜样,在重要赛事中为球队贡献力量。”
江阴一中在足球人才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组建男子校园足球队,到1997年与江阴市业余体育学校强强合作,再到2016年成立江阴一中体校部,该校一步一个脚印,探索着“体教融合、市队校办”的培养模式。如今,江阴一中已向社会输送200余名足球人才,向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重点高校输送80多名优秀运动员,为中国足球事业注入了年轻血液。
(唐芸芸 文/李一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