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发布厅

银龄答卷献华诞 戎耀薪火映山河

——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托起军休干部“幸福夕阳红”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到来之际,一场名为“热血铭山河,弦歌颂盛世”的特别展演在无锡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多功能厅内倾情上演。大合唱气势磅礴,诗朗诵铿锵有力,时装秀优雅灵动,太极拳刚柔并济……台上,演员们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台下,观众们掌声雷动,洋溢着自豪与感动。这群特殊的表演者,平均年龄已逾古稀,他们曾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在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的舞台上,用所学所长,续写着人生的华彩篇章,向祖国献上最深情的祝福。

  这场于9月29日成功举办的教学成果展演,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办学成果的集中检阅。该展演生动展现了无锡市在探索军休干部服务保障新模式、满足军休干部精神文化新需求、拓展军休干部作用发挥新平台方面的卓越成效,勾勒出一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动人画卷。

  高位擘画,筑就精神家园新阵地

  无锡,这座有着深厚双拥传统的城市,已连续九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同时也是江苏省重要的驻军和军休干部安置城市。如何让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的军休干部安享晚年、续写荣光,始终是全市上下关心的重要课题。

  面对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终身学习愿望,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下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军休中心”)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早在2022年9月,便依托无锡市老年大学的优质资源,创新开设“军休教学班”(简称“军休班”),在清扬、惠峰、震泽等服务站点设立教学点,以“思政讲堂”和“舞蹈艺术”两门精品课程为起点,尝试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迈出了军休干部特色教育的第一步。

  “军休班”的成功运行,积累了经验,更看到了广阔的需求空间。经过精心筹备与积极申报,2023年8月,“江苏省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成功获批,并于同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无锡市军休服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拥有了专属的、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

  学校从诞生之初,便确立了“政治建校、特色立校、服务兴校、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招生对象面向全市1500余名军休干部,所有课程均实行免费教学,真正将“尊崇军人、服务军人”的理念落到实处。从2022年创办“军休班”到2023年正式挂牌大学,短短数年,累计已有万余人次军休学员报名参与学习。

  多元课程,满足银龄生活新期盼

  要真正成为军休干部喜爱的“精神家园”,必须在课程设置上精准对接他们的兴趣与需求。回顾2025年春季学期,市军休老年大学面向全市军休干部招生,根据思政大讲堂、戎晖艺术系、保健养生系3大类开设13门课程,吸引340余人次报名。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开设了思政、书法、手机摄影、合唱艺术、舞蹈艺术、手机微视频制作、时装表演、康养、太极拳、瑜伽、门球、棋牌、器乐基础(电钢琴)13门课程。

  围绕军休干部的实际需求,学校打造了一套兼具政治性、人文性、时代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不仅通过“思政课”坚守政治建校之本,还借力丰富多彩的文艺课程提升审美修养,更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等课程帮助学员与时代同行,同时辅以康养与门球等文体课程,全方位守护学员的身心健康与生活乐趣。

  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灵活多样,既有每周固定课时的系统教学,也有每月或每两周一次的专题讲座;授课地点覆盖市军休中心本部、市老年大学以及各服务站等,初步形成了“一中心+多站点”的教学配置格局。目前,市军休中心已基本完成二、三层楼的维修改造工程,旨在为军休大学的教学场所“提档升级”,未来将能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学习环境。

  学为结合,彰显老有所为新担当

  此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教学成果展演,正是军休老年大学阶段性教学成果的一次华丽亮相。展演在庄严的致辞与表彰中拉开帷幕。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协军在致辞中向军休干部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祝福,并充分肯定了军休老年大学在丰富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展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风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随后,学校对2024—2025学年评选出的30名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72周岁的尹斌作为思政课优秀学员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军休中心“薪火传承报告团”成员,一位红军后代。自军休老年大学开办之初便加入学习的她,目前同时参加思政、摄影和合唱三门课程。对她而言,思政课是思想的“再洗礼”和精神的“再升华”,从中不断明晰信仰力量与时代责任,除非与校外宣讲任务冲突,她从不缺席。尹斌的父亲是1930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隶属于红六军团,全程走过长征,后又投身抗日战争。承载着这份厚重的红色家史,她撰写了大量关于父亲的故事,她与另两位红军后代组成的“红军之后话红军”宣讲组,深入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以思政课所学为指引,凭借军人的担当与党员的觉悟,持续传递着正能量,弘扬着优良传统。

  同样在表彰之列的,还有书法班优秀学员孙雪清。他自2022年书法班设立之初便加入学习,三年来专注楷书,潜心钻研,已多次获评优秀学员。在近期军休中心为庆祝“八一”建军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所举办的书画摄影展中,他的作品荣获优秀奖。孙雪清每年都积极参与“八一”主题展览,其作品已多次在展览中亮相。谈及对祖国的祝福,他深情地说道:“祝祖国母亲更加繁荣富强,祝祖国万岁!”

  文艺汇演部分以“烽火记忆・英雄赞歌”“赤子情怀・银发丹心”“薪火相传・盛世华章”三个篇章徐徐展开。大合唱《英雄赞歌》瞬间将观众带回激情燃烧的岁月;诗朗诵、音诗舞深情讴歌英雄精神;太极拳班学员表演的《二十四式太极拳》行云流水,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时装表演班学员步履从容,尽显银发优雅;江南大学学生代表与军休干部的同台演出,更是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最后,由特色文化团队“锡戎之声”合唱团压轴献唱的《请祖国检阅》,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全体军休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舞台上的光芒,源于平日里的积累与汗水。军休干部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更收获了健康、快乐和友谊。他们用行动证明,晚年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多彩,充满无限可能。军休老年大学,已成为他们展示自我、实现价值、凝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赓续前行,打造军休服务新标杆

  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的成功实践,是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用心用情服务军休干部的缩影,也是无锡双拥工作的又一亮丽名片。该平台有效落实了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落到实处。通过这个平台,军休干部们继续发挥着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在传承红色基因、关心下一代、参与社区治理、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将继续秉持初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链接社会多元资源,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一方面,持续“深耕”精品课程,打造更多如“思政讲堂”这样具有军休特色的品牌课程;另一方面,积极“拓面”,根据军休干部的需求变化,适时开发新课程,扩大教学覆盖面,让更多军休干部受益。同时,学校将更注重“学为结合”,鼓励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弘扬军休文化、展示银龄风采,使军休老年大学不仅成为学习的园地,更成为军休干部作用发挥的广阔舞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坚强领导下,无锡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倾力打造的无锡市军休老年大学正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军休干部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在人生的金色年华里,继续绽放光彩,续写戎耀。这里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凝聚情感的精神家园,是广大军休干部归属感与价值感的重要依托。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持服务初心,承载广大军休干部的信任与期盼,不断探索军休教育服务的新路径、新机制,努力为军休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更多“无锡经验”,为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汇聚更加厚重的“银龄”力量。(宋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