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城市名片、园林灵魂、活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生态、观赏、科研和旅游价值。无锡市政府2013年8月公布的无锡市区列入古树名木目录予以保护的树木有500棵。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毁则无法复生。因此,对这些“活文物”,我们必须精心保护,细心养护。
园林里的古树名木
惠山寺大雄宝殿前,植于明代洪武初年的古银杏,经历600多年风霜,仍然是枝叶繁茂。据说,惠山寺当年寺前共种18棵银杏,现仅存一棵。在天下第二泉东南角有棵460岁的古银杏,树高15米,干径达1米。锡惠公园内,在映山湖畔,云起楼前,玉皇殿、老爷殿等处有树龄270—470年之间古银杏5棵。在寄畅园、绣嶂门、博物馆、二泉、惠山园等处,有树龄120—450年的糙叶树、白皮松、白玉兰、桂花、香樟、朴树、中槐等30多棵古树。在寄畅园知鱼槛东北老西门西南侧有一棵400岁的香樟树;八音涧出口西北坡矗立着一棵140岁榉树;在华孝子祠内有5株树龄在150年以上桂花。在锡惠公园茶室四周,有150年—300年的朴树、糙叶树、樟树等;惠山直街云林阁有一棵140年糙叶树;惠山下河塘14号内有120岁桂花树两棵,100年的银桂一棵。惠山直街49—3门前有一棵120年的榆树。
在锡惠公园的一处山脚下,人烟稀少,狭长的小道全是各种大树。信步来到忍草庵,见到有棵身高20米左右的大树,居然挂着“冬青”的牌子,颇觉意外,原来冬青可这般魁梧。据了解,这棵100岁的红籽冬青又叫“珊瑚冬青”,6月前后,满树淡紫色的小花,到了11月份前后,红色的椭圆形核果在树叶间露头,在秋天的山谷里既醒目又漂亮。
在吟苑公园芳草轩一共有4棵100岁木瓜树,这种木瓜一般4月份开花,花朵是淡粉色的,非常漂亮,其观赏性很强。吟苑公园的这4棵木瓜都在10月份前后结果,大约会结出80多颗鸭梨状的木瓜。这种木瓜会散发浓郁的香味,一般不食用,民间会将其供奉在佛台,寓意着吉祥。
进入吟苑公园大门往右手拐,在一块“壶中天”的匾额旁,挂着“古树名木”牌子的盘槐古朴、苍劲。这棵100多岁的盘槐,弯弯曲曲的枝条盘曲如龙,在吟苑公园里的建筑格局中显得特殊,枝条下垂,又尽现柔情,打破了周边古典建筑的生硬。
名木是由历史名人手植,如梅园有一株紫藤,为荣德生亲手栽种,是研究荣氏家庭历史的重要物证。梅园内梅树有五六千株,在远香馆茶室旁有100多年树龄的金桂、银桂、丹桂等,香味满园。梅园方亭南侧有一棵树龄180岁的银杏;在园内楠木厅东南有一棵160岁的广玉兰;园内乐农别墅东北角,有一棵120岁乌柏;梅园新大门旁四方亭旁有一棵200岁的榉树。进梅园大门口右拐,穿过花溪,走过梅林,爬到山上,步行近15分钟,你会发现有1棵100年山茶。这棵四季常绿的大树耸立在山坡上,长得枝繁叶茂,绿叶间一些花朵绽放枝头。山茶一般只开一种颜色的花,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纯白色的,没有其他杂色,奇怪的是,这棵古树北部树冠上开的是白中透红的花,南部树冠上开的则是粉红色的花,还有些花朵中间花蕊是黄色的。同一棵树,开出不同颜色的多色花,实属罕见。
蠡园内有13棵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拔得滨湖区景区单位面积“古树名木密度”头筹。在蠡园平均每5亩就分布有一棵百岁大树。蠡园百花山房旁百年朴树是锡城古树名木中的明珠;百花山房东北角有一棵150岁糙叶树;园内方亭南侧有一棵180岁的银杏;园内草坪、小沟西侧4棵罗汉松都在100岁;园内小假山西侧榔榆也已130岁;在园内生活区有一棵250岁的樟树。
鼋头渚的中日樱花友谊林为名木,由日本友人捐资建成。从友谊亭至太湖别墅处800米长樱花道,植樱花150余株,每逢阳春,樱花怒放,绚丽多姿,引人入胜。在园内大门口有一棵200岁的桧柏;在园内一山泉旁有一棵100岁的麻栎树;在充山有一棵100岁的鸡爪槭树;充山隐秀景区有8棵树龄200至680年的苦槠树。
在城中公园水池南、四方亭东侧有一棵170岁的朴树;四方亭后侧有一棵树龄120岁的榆树。
西水墩公园东边靠古运河边,有一棵独特的高大梧桐树堪称名木。这棵梧桐远看似三棵挨得很近的树,近看才发现是三支躯干连接在一起的一棵树,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这三根树干笔直,直径达40厘米以上,高达30多米,可称是西水墩公园内的“树王”。
马山的古树名木
马山耿湾有一棵植于隋朝大业年间的千年古柏,虬枝龙蟠,铁针丛丛。树下有一潭终年不干的泉井,古柏龙井,千年遗物,相映成趣。可惜古柏保护不善,现树身已朽,枝干倾斜,下垂如弓形,现用木桩顶住,供游人观赏。
桃坞小墅为南宋进士许叔微的隐居地,宅旁有一棵1300多年“乌不歇”的怪树柞木,至今枝叶蕃然;旁边有两棵800多年的“牛筋柏”,粗可数围;还有两棵900岁的糙叶树。
桃坞西钮村有植于南宋高宗年间的古银杏,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树高26米,树围8.5米,苍劲挺拔,生机盎然,凌云蔽日。原来此树为雌雄两棵合二为一,称鸳鸯银杏树。更为奇特的在树穴里长出一棵石楠树,成为树中树。在现场看到,这棵古树长得盘根错节,整个村子就坐落在其根系之上;一道老根竟然深入到一家农户的灶房内,隆出了地面。更令人费解的是:1945年春,有一个班侵华日军准备将这棵古银杏锯断时,突然从密密的树叶丛中伸出一条白蛇,吓得日军心怯弃树逃命,古银杏得以幸存。
雄伟庄严的马山灵山大佛前的杏坛广场上,矗立着一棵千年古银杏树,主干中间空心,据说树洞内曾藏有一条巨蟒,每年中秋巨蟒下树来夜游,绕祥符寺一周巡游,然后返回树洞;康熙四年(1665),有人见小灵山一只白虎泅水而去。青蟒和白虎均成祥符寺护法神,都与千年古银杏有不解之缘。古银杏虽然有千年高龄,如今仍生机勃勃,树繁叶茂,令人称奇。
马山以11棵树龄超300年的古树,受到全国各地园林专家青睐。除上述古树外,马山还有牛塘670岁银杏,檀溪庵内670岁银杏,万丰梅花村500岁糙叶树,西村有320岁榉树两棵。
社区、村镇等地
的古树名木
寺庙里大多数栽种银杏树,银杏树又称“公孙树”,寿命极长,可达千年以上,视为吉祥树,故寺庙广泛植之。
北宋所建的无锡孔庙,又称文庙、学宫(现为大桥中学),其内至今保存着200多岁挺直高大的两棵古银杏树。奇特的是2001年10月,其中一棵古银杏的树枝上长出一个“果包”(既非蜂窝,也不是鸟巢),形如椰子果,直径仅5厘米,时隔5个月速长成直径30厘米左右的巨大“果包”,过往行人均驻足眺望这悬在空中如西瓜一样大的“巨果”奇景。
唐朝武德年间修造的北禅寺(现为东林中学)内,完好保存着两棵300年以上古银杏树,展枝吐翠,年年结果。
南长张元庵内有350年和400年的两棵古银杏;南长保安寺内有400年的一棵古银杏;河埒青山寺有棵300年的古银杏;大浮长泰寺有棵500年的古银杏;大浮刘福庵有棵140年的榉树;阳山在柏盛庙遗址上有棵555年的古银杏;阳山朝阳寺有棵150年的银杏;东亭祗陀寺内有棵500年的古银杏;厚桥华陀师庙内有棵200多年的古银杏;甘露甘露寺内有棵370年的古银杏;鹅湖圆通寺内有棵500年的古银杏;东湖塘古马寺内有棵400年的古银杏。
梅村修建于东汉的泰伯庙内保存着古柏、古桂树各一棵。
薛福成故居庭院内有两棵140年广玉兰;荣巷以西山上有一处墅园,名叫镇山园,其主人是知名教育家胡雨人,1918年建园时山上已有白栎树,主人手植罗汉松、广玉兰,这些树已跨越百年时光,仍苍苍绿意,亭亭如盖。
在汇金广场有一棵160岁广玉兰,长得郁郁葱葱,每年五六月广玉兰开花,花香醉人。这棵广玉兰是道光年间,由秦瀛晚年从北京皇城根告老还乡时带回无锡种在镇巷院内,后来秦家奉献与民同乐移植至汇金广场。
在市检察院大院内有一棵150岁雀梅,五个圆滚滚的萌球“抱团”依偎在一起,新长的叶子嫩绿喜人。这棵雀梅是检察大楼在上世纪90年代落成时从吟苑公园移植来的。
原市政协内有120年五针松;原市财贸院内有110年白皮松;市急救站内有140年榔榆;上河塘308部队后门有130年榉树;原第一人民医院内有160年银杏;原太湖元件厂内有350年银杏和150年罗汉松。
南长下河塘308宿舍庭院有1棵450年的银杏;崇安堵家弄5号有1棵210年银杏;大成巷27-2有1棵150年白皮松;崇安仁巷7号有1棵120年罗汉松;学前街2号有1棵120年榉树;温巷165号内有1棵200年朴树;水曲巷46号有1棵120年榆树。
锡北镇内分布着100年—350年的古树有香樟、桂花、银杏等。
在大浮漆塘设立有市区第一个古树保护群落——苦槠保护群,这里列入群落保护的苦槠有15棵,树龄在200—350年间,占地约1万平方米。从单棵独株点状保护,到成群成片的块面集中保护,这表明,无锡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水平和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古树名木保护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