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单瓶售价上千元,“名洋酒”竟是冒牌货

防伪码都无效,酒吧方辩称不知是假,涉事商家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炎炎夏日约上三五好友到酒吧、夜宵店喝两杯,是不少市民的消暑方式,但消费中也要留神。日前,城区某酒吧就因涉嫌销售冒牌洋酒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案情回放

  监管部门连夜突检酒吧仓库 现场查获141瓶冒牌洋酒

  前段时间,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江分局接到线索,辖区内某酒吧销售的洋酒疑似“冒牌货”。

  根据线索,通江分局执法人员展开前期摸排后连夜对涉事酒吧突击检查。在该酒吧酒水仓库内发现大量标称“马爹利”等品牌的洋酒,其中部分标称“马爹利”品牌的名士、蓝带系列白兰地,瓶口处无完整钢印,瓶身的防伪二维码也扫不出有效信息,疑似假冒产品。

  经现场清点,该酒吧内共有141瓶疑似假冒注册商标的洋酒,执法人员依法采取扣押强制措施。后经相关商标所有人委托方鉴定,上述141瓶被扣押洋酒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

  调查过程中,涉事酒吧负责人提供了其进货时索证索票的相关单据凭证和销售凭证。单据信息显示,涉案的冒牌洋酒,每瓶进货价在400元-900元,该酒吧以每瓶1200元-2500元销售。对于上述假冒注册商标的洋酒,该酒吧负责人辩称“不知是假的”。

  执法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该酒吧负责人从事酒水生意多年,上游供货商并非被侵权品牌所授权的经销商,其货源也非正规渠道。现场查获的冒牌洋酒连防伪码都是假的,假冒问题较明显,该负责人虽履行了索证索票义务,但并未规范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鉴于涉案商品货值金额较大,当事人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该案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以案说法

  逢检必查的“进货查验” 商家这样“查验”才正确

  据介绍,在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产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中,索证索票与进货查验已成为“必检项”。然而检查过程中发现,商家虽在执行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但部分商家在此方面并不规范,甚至个别商家存在仅查验进购产品品牌型号、数量的问题。

  商家在进货查验时,究竟要查什么,索证索票要索什么?通江分局执法人员表示,经营者在进货时,应查验供货者及产品情况,其中,对于供货者,应查验其合法经营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相关经营许可证(原件),审查许可证上的许可项目等信息是否与其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对于产品,应查验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如:出厂检验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产品标签上的合格标志等,进口食品还应当查验进口货物报关单以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及其他证明事项(如:产品标准、食品配料表,运输、贮存是否规范,有无感官性状的异常等),此外,一定要向供货商索取经由其签字并盖章确认的供货商证照复印件以及进货凭证。

  同时,执法人员提醒经营者,对于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包装低劣、防伪标识缺失或不规范等产品一定要注意防范,严格把好进货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是保护经营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否则,纵容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经营者也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晚报记者 刘娟 实习生 耿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