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阅读、悦读:我的2021

  2021年,笔者阅读重点是三个系列:一是中国古代经典系列,主要是围绕《孟子》,阅读了8册相关书籍;二是藏地系列图书,主要是为我第四次进藏作文化上的准备,共阅读了10册相关书籍;三是茶文化系列,主要阅读了陆羽《茶经》等相关书籍6册。其他有文化类、传记类、遗址考古类等,全年阅读书籍共计49册。

  古代经典系列

  朱熹《四书集注》、刘方元译注《孟子今译》、陈才俊主编《孟子全集》、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二卷)》、杨军《孟子浅说(上下)》、林安梧《问心——我读孟子》、杨泽波《孟子与中国文化》。

  为了能读通、读懂原文,我同时开始了《四书集注》《孟子今译》《孟子全集》《南怀瑾选集(第二卷)》等的阅读,后来又购买了《孟子浅说》等,几本书同时相互对照阅读,明显提高了阅读效果,有利于理解。《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灼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孟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在文学上有较高地位。在诸子百家中,《孟子》文章的流畅犀利、气势磅礴,《庄子》文章的恢怆谲怪,汪洋恣肆,可称先秦哲学散文中的双璧,它给了后世散文家以不可估量的影响。

  《南怀瑾选集(第二卷)》全书分《老子他说》与《孟子旁通》两个部分。《老子他说》这部分内容,在2019年为配合我更好地理解、阅读《老子》已先行阅读。《孟子旁通》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轻松的状态中深刻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全书仅收入“梁惠王”卷的讲记。

  藏地系列

  这一系列有纪实类《艽野尘梦》《天路行军1950》,文化类《西藏地平线》,游记《探险西藏》《山川尘梦》,小说《尘埃落定》《藏婚》《藏婚(2)》《藏地罗生门》《不迟》《西藏生死恋》。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有个性的文学语言,对人性深入开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团间、土司家族内部、土司与他的人民以及与国民党军阀的矛盾。作品中的主角,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傻子,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神秘。

  《藏婚》《藏婚(2)》《藏地罗生门》《不迟》《西藏生死恋》都是藏族作家羽芊的作品,作品呈现出社会人类学的特点,以女性眼光去关照笔下的人物,有着一种对现实的理解和宽容,真实而充满质感。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只是在讲故事,跟别的作家的写法也没什么不同,我的目的是讲述西藏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冲突,歌颂女性的美,也从另一方面表现西藏变化过程中一些奇怪的、失控的现象。我自认为我是比较地道地在表现西藏这些年中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之间的相互影响。”

  《山川尘梦》是本土旅行爱好者许国明的一部游记,也是一部普及大江大河、高原深谷地质地理知识的书,更是一部倡导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书。

  茶文化系列

  主要阅读了陆羽《茶经》、吴觉农《茶经述评》、秦燕春《问茶》、古武南《茶21席》、陈龙《一本书读懂中国茶》、李曙韵《茶味的初相》等相关书籍6册。

  陆羽《茶经》虽不满10000字,但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全书共十个部分,综合论述了茶叶的起源、生产的历史、饮茶用具、茶的采制、产区、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内容,是一部综合性、基础性的论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茶学专著。陆羽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述评》是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吴觉农先生晚年主编的一部校译评述唐代陆羽《茶经》的专门著作,是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此书不仅注释校译《茶经》,更在继承陆羽《茶经》精髓的基础上,还依《茶经》体例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拓展,侧重突出述评二字;在阐述茶的起源同时,本书还注意吸收不少当代新出的研究成果,成为业内人士和爱茶一族的鉴赏佳品,在茶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陆定一在为《茶经述评》写的序中,将此书定位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将吴觉农先生誉为“当代中国的茶圣”。

  其他

  传记类主要阅读了《陈独秀全传》《苏东坡的朋友圈》《苏东坡·把酒谢天》《苏东坡·大江东去》《苏东坡·海角天涯》。

  《陈独秀全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唐宝林的作品,本书引用了大量新的史料,可谓一部集大成的,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作品。书中第一次全面叙述了陈独秀“十大罪状”的形成过程,并一一加以分析和排除;首次论述了陈独秀“自学成才”的成长道路、陈独秀扶持鲁迅成为中国文化巨匠的全过程、陈独秀与胡适一生奇特情谊的全过程,以及陈独秀全力提携毛泽东的全过程;以秘档揭开了中共建党真相等等。作者给陈独秀的评价是:“综观陈独秀的一生,如果不抱党派偏见,也‘不以成败论英雄’,应该承认,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刘墨先生的新作《苏东坡的朋友圈》,是一部从新的视角观察苏东坡人生与诗文的佳作。全书分别选取了与苏东坡生命、仕途、诗文密切相关的长辈、师友、晚辈以及政敌等人物,引用大量原始资料和手迹图片,记述了苏东坡与他们的亲情、友情乃至怨情。这部书虽然不是苏东坡的传记,但因为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使苏东坡在书中呈现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更为丰满的形象。作者写作时十分重视资料的使用,因此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对整个宋代,尤其北宋的官制、礼制、风情以及官场党争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可对北宋时期文学、书画艺术的风格、发展及艺术家个体有初步的了解。作者本身是文艺学博士和极具个性的书画家,因此对当时文学艺术的评述具有独特的见解。书中未有东坡与蒋之奇、单锡、邵民瞻等宜兴人的交游记述,是一种缺憾,他们在苏东坡的生命历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遗址考古类主要有《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西夏王朝》《发现岩画》等。

  岳南的《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追溯了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过程,以及由三星堆文物的归属所引发的种种纠葛,书中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叙事生动,引人入胜。作者岳南擅长以文学笔法描述考古发掘过程,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也有别于传统的纪实文学,被誉为“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富有条理的写作手法,将考古发掘过程与史海钩沉尽遣笔端,为读者重现了古代中国文明,使考古过程成为了大众阅读的对象。

  其他书籍有:祝勇《旧宫殿》、陈传席《紫砂小史》、周俊杰《周俊杰散文》、胡传海《手卷与尺牍研究》、车前子《老车 闲画》、蒋彝《伦敦画记》、祝小兔、宽宽的《虚度——何为理想生活》、朱大可《文化虫洞:朱大可语录》、日本作家井上靖的《楼兰》《敦煌》,王树增的纪实文学《朝鲜战争》、贾平凹长篇小说《暂坐》、马伯庸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法国作家米歇的科幻小说《海奥华预言》、石述思述评式纪实书《美国危机》等。

  | 程伟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