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对未来满怀憧憬的1080对新人们在锡城各大婚姻登记点完成了人生大事。这个拥有多个“2”字的日子,被新人们称为千年难遇。加上相关防疫政策,错时登记、间隔就座等各类防疫措施,再加上温馨的小礼物,这个日子更让人难以忘怀。
年轻小伙从抗疫一线赶来
昨天中午11点,来自梁溪区城管系统的张乐筠匆匆赶到广石家园的婚姻登记处。这位清名桥中队的分队长和女友周慧洁预约了22日中午的结婚登记。当天,他刚从社区的核酸检测点上请了一小段时间的假,接了女朋友直奔登记现场,结束后还要再回到岗位上工作。张乐筠在清名桥街道的塘南社区和南苑社区核酸检测点进行服务,需要随时调配人员,非常忙碌,“早上6点到岗,晚上11和12点才能回家”。
张乐筠和女友周慧洁原来打算在2月18日举办婚礼,完成人生大事。作为城管骨干,他接到防疫命令后,立即赶赴核酸检测工作现场,一刻都不耽误,婚礼也延后了。“我理解他的工作”,周慧洁表示,两人是相亲认识的,平时就觉得张乐筠做事踏实靠谱,值得托付终身,这次推迟婚礼,她也没有怨言。
为了帮新人们办理婚姻登记,锡城各大婚姻登记点都做好了应急预案。新吴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表示,他们中午不休息,上下午各有一波志愿服务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梁溪区和新吴区等婚姻登记点都启动了楼上、楼下不同的候登区,等候位置也都张贴了间隔就座标志。梁溪区的工作人员前两天就通过电话对所有的预约人员进行了电话回访,如果是苏州等地刚回来的年轻人,建议他们暂缓办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婚姻登记点的新人分散在不同时段,并没有出现人员聚集,无论是候登区还是登记点都非常有序。工作人员现场登记信息,并认真检查健康码和行程卡。“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守约”,登记人员介绍,预约新人一般会稍稍提前一点到。在梁溪区的婚前医学检查点,工作人员介绍,选择22日当天登记的新人约有20%提前完成了婚检,非常聪明地避免扎堆。
特别的生日外加双胞胎
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农历正月22,9个“2” (谐音“爱”)相连,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1993年出生的陈粟裕和女朋友都来自山东,户口还在老家。两人是高中同学,陈粟裕因为家人都在无锡,先来无锡就业,在一次偶然出差的机会联系上了女友,两人开始了双城恋,最终决定在无锡携手婚姻殿堂。目前,两人在无锡买了房子。更有意思的是,陈粟裕的农历生日是2月22日,这么多成双成对的“2”让人觉得寓意特别好,两人早早就商定了这个领证日。
在滨湖区当天的新人里,还有一对双胞胎,小哥俩选择同一天结婚领证,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了祝福。同时,有一些新人是好朋友,还幸运地约到了同一个时段,能够帮彼此拍照。“我们去年11月就定好了这个有爱的日子领证”,小伙刘启进当天西装的胸口上别着一个亮眼的喜字徽章,这是他这次特意购买的纪念物。新娘季晴则带着头纱,他们在登记大厅的“喜”字前留下了珍贵的时刻。
受疫情影响,登记大厅里人员不能太多,许多跟拍的亲友团都不能进入,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就帮着当起了摄影、摄像,为新人们留下值得纪念的一刻。各个婚姻登记处用自己的方式为新人们送出了祝福。滨湖区为每对新人送上了玫瑰,梁溪区则为新人免费送出了结婚证珍藏盒、贺卡和团扇等礼物。
全线做好疫情防控
“我们这次领证不容易”,在滨湖区领证的安徽姑娘汪姗姗和另一半陈龙龙是老乡,他们想预约的时候,网上已经没有号了,特意去了现场,才预约到了号。她和另一半都从江南大学毕业。“我们很喜欢无锡这座城市”,汪姗姗表示,研究生毕业后,她在无锡一家高科技企业工作。疫情发生后,她心里一度很忐忑,但又很期待领证,觉得无锡有能力做好管控工作。昨天早上8:35,她就到达了现场,上电梯时,整个电梯间就他们一对新人。现场的体温测试、问询、登记和消毒防疫工作她都看在眼里,觉得做得都很到位。新人季晴也表示,感觉登记点做过好多遍演练,整个流程非常快。在梁溪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朱浩时不时会对登记现场进行消毒,定时对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消杀,也是各大婚姻登记点的预案之一。
预约了180对,现场来了20对。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对新人的登记办理时间都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有些地方还开辟了双通道,入口和出口均在不同的地方,尽可能减少人群接触。
此前,很多婚姻登记点都准备了特色活动,只是考虑到安全问题,都进行了简化,如取消集体颁证和线下婚前辅导,要求工作人员加速办理、办证新人快速离场。有些流程被放到了网上,梁溪区为新人们提供了一系列“‘溪’心有爱”服务——云端课堂”,在线上讲授“爱情与婚姻”公益讲座,为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们提供婚恋指导与咨询,助力新人们维护婚姻稳定、促进家庭和谐。
截至昨天下午5点,无锡市民政局的数据系统显示,共办理结婚登记1091对(其中补办登记11对)。
(晚报记者 黄孝萍)
■新闻链接
全国多地婚姻大数据出炉
“姐弟恋”
或成趋势?
近期,多地2021年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
2月14日,江苏省民政厅发布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2021年,江苏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47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数据显示近5年的结婚登记量逐年下降。
2月16日,安徽省民政厅发布2021年安徽省婚姻登记大数据。2021年,安徽省在2021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21472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10.68%。近5年,全省的结婚登记量也呈下降趋势。
再放眼全国的结婚登记大数据,2013年达1347万对,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0年跌破900万对,创下2003年以来的新低。
1月15日杭州发布的2021年杭州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2021年婚姻登记中,有11427对“姐弟恋”修成正果,步入婚姻。
2021年安徽全省结婚登记数量中,女性较男性大1-3岁的有93141对,超过两成。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曾在《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青年问题研究》中给过一组数据:
1990年,按照结婚的年龄,“男大女小”的婚姻模式占70%,“男小女大”的婚姻占13.32%,其余则是年龄相差不大的。
20年过去后,“男大女小”的婚姻占43.13%,而“男小女大”则上升到40.13%。
李春玲说:“‘姐弟恋’婚姻数量猛增,从侧面反映了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