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二泉月·读城

宜兴茶树品种说略

  茶树品种直接关系茶园产量、鲜叶质量和成茶品质。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宜兴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经过试种、观察、制茶试验,选择适应性与适制性较好的优良品种,并合理选配不同萌芽期的茶树品种,实现茶叶生产季节劳动力、机械设备的均衡使用,提高了茶叶产量与质量。

  一

  宜兴种

  宜兴种属于宜兴地方茶树品种。1980年秋与1981年春,江苏省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组,在宜兴古老茶区进行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

  通过座谈访问、面上观察,在老茶树较为集中、产量比重较大、产茶历史悠久的古老茶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公社,选择5个基本样点(即湖㳇公社油车大队横山队、洑东公社南山大队四队、铜峰公社梅园大队龙坞队、川埠公社立新大队16队、归径公社横山大队13队),每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茶树20株,比较系统地进行形态特征和经济特性等项目的调查。调查结果:该群体种通常为灌木型,半披展树形,小叶类,中芽种,叶色绿,叶肉厚,单株产量高,耐采摘,抗旱抗寒性强,结实率高,茶籽略小,制红茶品质较差,适宜制绿茶。

  宜兴种是1949年前保留下来的茶树,其来源由宜兴本地茶树的留存种、温州地方茶树(温州人迁居宜兴时携带来宜)的宜兴驯化种共同构成,种性较杂,有优有劣。2020年10月、2021年11月26日、2022年2月5日,笔者三次实地测量湖[~公式~]镇东兴村的宜兴种,该片自然生长的丛栽茶树面积约321.8平方米(南北长35.75米,东西宽9米),当地茶农介绍树龄在150年以上。茶树株距1.5-1.7米,行距2.6-2.8米。因树丛茂密不能进入该片茶园内部测量,随机测量南侧边缘的1株,茶丛高2.95米,最大蓬径2.3米;随机测量西侧边缘的2株,茶丛高分别为3.15米和3.26米,最大蓬径分别为3.4米和3.5米。

  2020年8月实地察看梅园村的宜兴种,原梅园总茶场场长林长超介绍:“这片茶园茶龄超过150年,茶树的根还是原来的,地上部分在我手里台刈(把树头割去)次数超过5次,通过台刈让茶树返老还童。这片茶园,每年春季采摘鲜叶,年收入超过4000元。”这片茶园已多次台刈,地上部分高度在80厘米左右,嫩叶色泽绿中泛淡紫。

  宜兴种是国家认定的茶树品种。我国现有茶树栽培品种600个,2000年前经国家认(审、鉴)定的品种77个(其中有性系18个,无性系59个)。在1984年国家第一批认定的30个地方茶树品种中有性系18个、无性系12个,宜兴种是18个有性系品种之一,编号GS13030-1985。宜兴种的认定,丰富了中国茶叶种质资源,确立了宜兴种在全国茶树种质资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宜兴种单株间变幅较大,是茶树品种单株选育的原始资源。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无锡茶叶试验站(后更名为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从宜兴种茶园中,通过单株选择法分离、选育的锡茶5号,1994年11月通过国家茶树品种认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第三批国家茶树品种,编号GS13005-1994。锡茶5号属于灌木型,大叶类,早芽种,分枝较密,长势旺盛,适应性较强,抗冻力较强,芽叶茸毛较多,制绿茶品质优良,制红茶一般。

  二

  引种外地优良茶树品种

  1953-1980年,张志澄主持从省外引进茶树良种。张志澄在宜兴县林业科学实验所(简称林科所)工作期间,建立了一个面积约1亩的茶树品种园,开展引进品种的观察与试验,相关情况记录在《新编阳羡茶录》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宜兴陆续引种萌芽早、适制早春茶,或者适制“白茶”“黄金茶”等市场畅销茶叶的优良品种,丰富了宜兴的茶树品种。

  宜兴引进外地茶树品种有两种方法。一是引进无性系品种,先后引进的无性系品种有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梅占、龙井43、龙井长叶、福云7号、浙农113、浙农139、浙农117、乌牛早等。二是引进有性品种的茶籽,先后引进祁门种、鸠坑种、湄潭苔茶等品种的茶籽到宜兴播种。福鼎大白茶,宜兴有引进茶籽播种的茶园,也有引进无性系建立的茶园,经过实验比较,无性系制茶品质更好。

  祁门种。1953年春,建设江苏省宜兴茶叶实验场时,调进一批品种较纯的安徽祁门种茶籽,培育良种茶园116.6亩。同年秋季,芙蓉茶场直播720亩茶园用的茶籽,是从安徽祁门平里、凫溪口、沥口等处选购的祁门种。这批茶园宜兴称之“53茶”,是宜兴发展祁门种的采种园,阳羡茶场、红岭茶场、新街茶林场、善卷茶林场等直播用的祁门种茶籽,多数由芙蓉茶场选留并提供。祁门种在宜兴扩繁的面积较多,据资料反映面积超过1万亩,成为宜兴20世纪50-70年代建设茶园的主要良种。祁门种属于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宜兴春茶开采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适制红茶与绿茶,产量较高,抗寒性较强,在宜兴生长良好。

  政和大白茶,原产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乡。1958年春从福建省政和县引进3万株,分种在宜兴县茶叶实验场和芙蓉茶场,是宜兴第一次引进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宜兴谷雨前5-7天开采,芽叶黄绿微带紫,产量高,在宜兴适应性强。芽叶茶多酚含量高,制成的红茶条索显金黄色毫,香高味浓,品质较优。宜兴没有大面积推广。

  福鼎大毫茶,原产福建省福鼎县翁溪村。1970年春,红岭茶场引进茶苗4000株。1975年开始扩繁,先后育成茶苗500余万株,自用扩建茶园100多亩,其余茶苗供应宜兴其他茶场。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抗冻性与适应性强。适制红茶。福鼎大毫在宜兴种植面积较大。

  福鼎大白茶,原产福建省福鼎县柏柳村。1970年春,红岭茶场从无锡茶叶试验站引进2000株。小乔木型,树姿半披展,中叶类,在宜兴清明前后开采,适制绿茶和红茶。红岭茶场、新街茶林场、芙蓉茶场以及张渚的一些茶场,福鼎大白茶种植面积较大。

  梅占,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芦田镇。1970年,红岭茶场引进梅占茶苗800株。1983年,张渚林技站自无锡引进2万株,种在西渚虬山岭茶场,面积约3亩。小乔木型, 中叶类,宜兴清明后3-5天开采。梅占所制绿茶具有兰花香,很受消费者喜爱。

  龙井4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1974年从该所引进茶苗200株,种在林科所,后又引种1000株种在红岭茶场。1984年从浙江中国茶叶研究所引进第二批无性系龙井43。灌木型,植株中等, 中叶类,芽叶绿带黄色,特早芽种,宜兴3月中旬萌发,适制高档绿茶。适应宜兴生长,在宜兴有一定的推广面积。

  龙井长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1974年从该所引进龙井长叶,该年红岭茶场有栽种。龙井长叶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芽种。春茶萌发期较龙井43迟2-3天,发芽整齐,芽叶壮,适制绿茶中的扁形类名茶。在宜兴推广面积不大。

  湄潭苔茶,原产贵州湄潭县。1974年从湄潭县引进茶籽1千克, 播种在林科所。该品种属于灌木型,芽叶绿带紫色,制茶品质中等。在宜兴基本没有推广。

  迎霜,杭州市茶叶实验场(现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1974年从该场引进扦插茶苗500株。小乔木型, 中叶类,早生种, 芽叶黄绿色,宜兴萌发期3月上中旬,育芽能力强。秋天霜降节气尚能萌芽,抗寒性较强。适作红茶和绿茶。1989年善卷茶林场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进无性系迎霜。

  鸠坑种,原产浙江淳安县鸠坑乡。1976年从杭州茶叶试验场引进较纯的鸠坑种茶籽3吨,分别在深洞茶场和石门茶场播种,面积约260亩。1977年从杭州茶叶试验场引进鸠坑种茶籽2.7吨,种在新征茶场,面积200余亩。渚东新村茶场栽种的也是鸠坑种。鸠坑种属灌木型,中叶类,芽叶黄绿色,较肥壮,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尤其适合制作绿茶。鸠坑种在宜兴种植面积较大,相对集中在张渚地区。宜兴茶农介绍:“鸠坑种制作的绿茶有板栗香,品质较好。”

  福云7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街茶林场通过外贸公司从福建引进。福云7号芽肥硕,白毫多,做出来的云片长1.5厘米左右,宽0.6厘米以上,外形漂亮,好像天上的片片白云。新街茶林场用福云7号制作的荆溪云片,1989年获全国名茶称号。福云7号属于小乔木,大叶,早生种,芽叶黄绿色。在宜兴推广面积不大。

  浙农113,浙江农业大学选育。1983年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引进。小乔木型,分枝能力强,中叶类,早芽种,3月中旬萌芽,适制绿茶,内质香气高,鲜爽。抗寒、抗旱、抗病虫性强。在宜兴有较多的种植面积。

  乌牛早,1991年从浙江省永嘉县引进的无性系,特早芽种,开采时间一般在3月10日左右。乌牛早属灌木型,中叶类,适制绿茶类扁形名茶,品质较好。由于萌芽早,1993年开始宜兴一些茶场相继种植,成为受欢迎的早茶品种。

  安吉白茶,原产浙江省安吉县山河乡,1998年通过浙江省认定的茶树品种。2000年左右引种至宜兴,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持嫩性强,产量较低。适制绿茶。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锡市茶叶研究所从福建引进适制青茶的铁观音、黄观音、黄玫瑰等品种,从中选育出适合宜兴栽培、适制青茶的茶树品种。兰山茶场等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进中茶108,一些茶场引进中黄一号等品种,生产市场需要的茶叶品种。

  三

  茶场茶树品种的搭配

  1949年以来,宜兴新建茶场选择的茶树品种,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祁门种,70年代开始规模种植福鼎大毫、鸠坑种、龙井等良种,80年代以后引种浙农系列等优良品种,茶场根据自己适制茶叶品种的需要、合理搭配发芽早与迟的茶树品种,进行主栽,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政策的引导,适时更新茶树品种,以合理安排劳力,充分使用机械,提高统合经济效益。

  9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出台茶树品种更新与改造的补贴政策,引导茶场以优良品种更新老茶园。期间的一些政策专门补贴国有茶(林)场,例如1998年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林厅联合发文,对阳羡茶场、无锡市茶叶研究所、宜兴市林场、宜兴市大贤岭林场等国有茶林场的更新、改造予以补贴资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