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术是肢体延长术的俗称,是一项有创伤的疾病治疗技术。自2006年,我国卫生部门规定,严禁将其用于美容项目,但事实上,这种手术依然有人用于美容,在网络上有不少人声称可以做这项手术。
手术价格12万元
近日,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一位“医托”阿迪,阿迪称,他有合作的医生,可以做断骨增高,手术价格是12万元,并邀请记者前去面诊,地点在福建泉州。
阿迪说,他推荐的手术主刀医生姓孟,技术过关,是当地一家医院的院长。与孟医生的见面要等到晚上,阿迪白天安排记者先去见一位“腿友”,这是圈子里对断骨增高者的称呼。
这位“腿友”说,他的断骨增高手术刚刚结束18天,也是阿迪推荐、孟医生操刀。他在这里租了房子、请了保姆,正在经历手术后的胫骨延长期。
这位“腿友”原身高不到1.6米,按手术设计,他的小腿将延长6厘米。对于这项国家明令禁止的手术,他说,自己从未犹豫过。
严禁用于美容项目
在阿迪和“腿友”口中,断骨增高是技术简单、原理简单的“小手术”,而在媒体报道中,它常被描述为“近乎自残”“医美邪术”。那么,断骨增高到底是怎样一种手术?是否有医学原理作为基础?又为什么禁止在健康人身上开展呢?
杜辉所在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据杜辉介绍,利用肢体延长与重建技术,他们可以治疗先天畸形、后天原因导致的肢体短缩、骨缺损等疾病,帮助患者实现双下肢等长。
该手术的核心是组织牵拉再生,就是在一定的应力刺激下,在持续缓慢的牵拉下,人体的组织能再生。它不光是骨延长,实际上骨膜、血管、神经、肌肉、皮肤都会随着牵拉变长。
然而,这项有着神奇色彩的技术,对骨科医生来说也颇具挑战——它极易产生各类并发症。2006年之前,肢体延长术曾在我国广泛开展,既用于畸形矫正,也应用于普通人的增高。当时,部分医疗机构不顾自身能力和条件,通过广告大肆宣传,招揽患者,很多手术失败的案例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2006年,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发布通知,要求肢体延长术必须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必须严格控制应用于先天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体畸形,严禁用于美容项目。
名为畸形矫正,实为断骨增高
与阿迪约定的医生面诊时间是晚上7点半,他一再提醒,见面时间尽量简短,不要提太多问题。
在记者表达了不急着拍X光片、要尽快面诊的想法后,阿迪带记者来到了医院4楼最里边的一间病房,他说,这里就是医院为记者安排的术后住院病房。
等待医生的这段时间,记者又提出对手术的担心。阿迪则再次强调,这是一项简单的手术。阿迪又尝试用“人工智能”向记者解释断骨增高的风险问题。
随后,阿迪向记者展示了他微信中的“腿友”交流群,几个群的人数加起来已超过千人,而其中一个术后交流群,里面有200多个群成员。
据了解,像阿迪这样的医托在圈子内颇具影响力,他们建立的微信交流群是很多“腿友”开始接触断骨增高的关键平台,当然,也是医托揽客的重要渠道。
小方原来身高大约1.5米,她说,自己从高中时就开始关注各类增高方法。2020年,小方第一次接触到断骨增高,在微信交流群里,一位叫“风筝”的医托分享的术后视频,让小方坚定了做断骨增高的决心。
按照之前阿迪的报价,手术费是12万元,全自费,不能走医保,钱不直接给孟医生,而是给他,最好使用现金。而在医疗流程上,阿迪说,是按照正常手术住院程序,只是要在X光片和病历上做一些手脚。
以畸形矫正之名,行断骨增高之实,这样的方式小林也曾经历过。2023年,小林决定做断骨增高手术,他在“腿友”的秘密推荐下,联系上了所在省会城市三甲医院的一位赵医生。
小林提供的住院病案显示,他入院时被诊断为“后天性膝内翻”。根据后来医院的调查,医生对X光片并没有做手脚,只是改了病历。
2024年,小林因并发症等问题与主刀医生赵医生闹翻,此后向当地卫生部门举报医院开展违禁手术,原本保持默契、暗中开展的手术浮出水面。根据调查,赵医生曾先后为3人做了断骨增高手术,小林是其中之一。
医托寻找国外“合作机会”
由于断骨增高在国内是违禁手术,医托也一直在寻找国外“合作机会”。小方说,2020年前,“风筝”等医托就开始为土耳其相关机构进行宣传引流。受他们影响,2020年,她与“腿友”一起远赴土耳其做断骨增高手术。相比于美国、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土耳其做断骨增高价格较低。
从渴望增高的腿友,到违规操作的医生;从国内的灰色链条,到国外的中介机构;再加上无利不起早的医托,所有这些因素,让十几年前就已明令禁止的断骨增高术再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接受手术的人后来经历了什么?
并发症困扰“腿友”
一见面,孟医生对于做断骨增高的态度似乎有些谨慎,但接下来,提到术后效果,特别是运动功能的恢复,他给出了相对乐观的描述。而谈到自己的手术技术,孟医生则非常自信,在他看来,即便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风险,他也完全有能力控制和处理。
医院的介绍显示,孟医生是医院院长、骨科副主任医师,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孟医生又展示了最近他做的断骨增高案例,包括患者术后的X光片、他与患者的微信聊天记录等。
据了解,这家医院是一家以骨科为特色的二级综合医院。在这样一家医院,秘密进行一项违禁手术,医生的手术技术是否过关,并发症到底能否有效控制和处理,术后能否得到应有的保障,用“腿圈”里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就像是一场赌博……
2023年初,选择在三甲医院做手术的小林,满怀着对增高6厘米的期待,进入了胫骨延长期。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刚过1个多月,他的腿就出现了问题。
据专家介绍,这样的关节功能问题是肢体延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大腿的股骨延长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硬,小腿的胫骨延长则容易发生足踝畸形。
杜辉说,临床实践中,对于有适应症的单侧肢体延长患者,关节僵硬这样的并发症通常可以预防或及时处理,但需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紧密合作。
根据采访到的信息,很难判断小林出现关节并发症的直接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术后,赵医生与小林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紧密配合的医患关系。小林说,手术后赵医生态度冷淡,在出现关节并发症后,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小林认为,赵医生在术后逃避责任、拖延时间。
但赵医生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在回复记者的短信中赵医生说:“他在我们医院做了手术之后非常好,但他有点心急,又去了另外一家民营医院治疗。”
对此,小林认为,自己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了第二家医院。2023年4月,为了解决关节并发症,小林到另一家医院就医,进行关节修复,也就是做二次手术。
过去两年里,小林的生活彻底改变,他的双腿长短不一,膝盖和脚踝经常疼痛,无法长时间走路,更不能长距离跑步和剧烈运动。“后悔啊,如果知道这个手术后期的并发症这么厉害,肯定不会去做。”小林说。
是否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呢?2021年和2024年,杜辉先后发表论文,对积水潭医院此前开展的有适应症的27例大腿延长和10例小腿延长案例进行随访和研究,结果显示,肢体延长的各类并发症基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杜辉说,大部分的并发症都能够通过术后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把它扼杀在一个萌芽状态,大部分患者是不需要二期手术再去处理的,但这个前提是建立在医生、患者、康复师密切协同的条件下。
杜辉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也接诊过一些国外做断骨增高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他们往往是延长期的术后管理出现了问题。
选择去土耳其进行断骨增高的小方,如今就悔恨不已,手术后发生的多种并发症,给她的身心造成了深深伤害。
小方在土耳其的医院做了断骨增高手术,胫骨延长了大约6厘米,在经历了漫长的延长期、拆除了外固定架后,本以为一切顺利的小方,突然出现了右腿严重感染的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的并发症,小方说,无论是远在国内的医托“风筝”、当地机构老板,还是手术医生,都不愿积极治疗。当年9月,小方被确诊为慢性骨髓炎。由于中介机构和手术医生之间相互推诿,延误治疗,她的病情反反复复,一场为了增高梦想而进行的国外冒险,以出现多种并发症的结局收场。与她一同出国做断骨增高的“腿友”不少都出现了并发症,而即便没有并发症的人,在断骨增高手术后,腿部功能也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又给生活带来新的困扰。
小方说:“你可能会觉得身高增长了会让你更自信,或者是穿衣服变好看,但是其实每天腿都难受。我觉得每天睡觉都很难受,很后悔做了这个手术。”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