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视界

悬念迭起重构刑侦叙事

《乌云之上》:新角度“沉浸式”正义追凶

  现实主义悬疑刑侦剧《乌云之上》正在爱奇艺迷雾剧场热播。剧集开播以来,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扎实的刑侦细节与深刻的人性挖掘,收获了不少好评。

  高能悬念叙事收获热议 题材精品探索价值表达

  《乌云之上》讲述了刑侦队的警官韩青在调查一桩碎尸案的过程中,发现其与搭档钟伟的失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抽丝剥茧逐渐靠近真相,一举破获案件的故事。

  《乌云之上》剧集以碎尸案、毒品案及钟伟失踪案串联起整个故事线索,以层层递进的悬念铺设不断调动观众的好奇。随着剧情的展开,《乌云之上》在类型化叙事中的新意亦逐渐显现。悬疑剧情呈现上,该剧采用了“洋葱型”叙事策略,以碎尸案为表层切口,逐层剥开多重叙事圈层。每一个被剥落的叙事表皮都暴露出另一重罪恶根系,强情节与层层悬念的相互牵扯铺设将类型吸引力拉满。其中紧张的情节悬念均紧贴各色人物的人生选择,达成以智性审美潜移默化引发观者对社会隐痛、晦暗人性的深刻拷问的效果。

  该剧在叙事策略上摒弃了“爽剧式”的金手指破案,转而以纪实风格还原刑侦过程的曲折。《乌云之上》细致描摹了警方在排查、物证分析等常规手段中的消耗,将破案过程还原为大量琐碎的基础工作堆叠。当韩青团队在监控录像前连续筛查72小时,当物证分析报告需要层层审批,这些“反高潮”场景的保留,恰恰以生活化的演绎和“不完美”的真实感,凸显了刑侦工作的艰辛,也让观众突破了对所谓“神探”的简单想象,在沉浸式追凶中与角色达成共情。

  剧中沉实绵密的行业表现更进一步真实描摹了几代警察的传承接力与历练成长:韩青团队在追凶过程中展现的并非英雄主义,而是代际传承的职业信仰——老刑警赵文斌的提点、钟伟对正义的坚守、林嘉嘉的成长,共同构成了一幅“薪火相传”的警魂图景。

  《乌云之上》探索了一种冷峻严密又不乏朴实烟火气的叙事风格,其中的日常生活质感和现实观照力,大胆而不失细腻,在提供紧张观剧体验的同时,更引领观众具象感知人民警察的真实风貌。

  新鲜视角构建类型破局 群像描刻深化人文厚度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悬疑刑侦剧,《乌云之上》以更新鲜的视角,将过往国产悬疑刑侦剧中常作为辅助角色的女性形象放置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通过韩青的办案能力与职业信念,展现女性在刑侦领域的专业价值,既呈现她在面对案件、推进侦破过程中的冷静果决,也着墨于她因钟伟的失踪深陷自责与执念的感性一面,以复杂性与矛盾感兼具、专业理性与细腻情绪并存的多面体描刻,丰富了国产剧中女性刑警的形象,并让女性视角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融入叙事内核。

  《乌云之上》与传统悬疑剧追求“凶手是谁”的单一悬念不同,而是将重心转向“如何破局”,并以高度写实的刑侦过程,展现警察破案的艰辛不易,无论是韩青与林嘉嘉为了验证抛尸可能性在泥泞山路模拟负重,精准匹配时间线索,还是大量排查嫌疑人及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以强逻辑链条推演嫌疑人作案经过等,都在以细节堆叠强化扎实的刑侦气质。与此同时,剧集随着案件的侦破自然展开对警察队伍诸多角色的描摹,做事稳重、细心正直的钟伟为了查案陷入危险、下落不明;头脑灵活、积极进取的见习刑警林嘉嘉,对破案有着同样的执着与坚持;行事周全、为人圆融的刑侦队长方波,能理解韩青的压力与纠结,给这位“得力干将”以完全的信任……剧集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融入他们追查真相、坚守正义的矢志不渝,在致敬警察精神与群体职业信仰的同时,也让观众在警察的成长路径中看到对责任与初心的传承。

  与此同时,剧集还刻画了更多鲜活立体的人物,在姐妹亲情与自我利益中挣扎的周雪曼,面冷心狠、隐于闹市的碎尸案嫌疑人王学华,爱而不得、包庇丈夫的董洁,为了给儿子治病走上犯罪之路的白小蕙,风流成性、行事高调的陈彬等人,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探讨对人性的拷问,以案件背后交织的人性挣扎,呈现难得的思辨气质。可以说,《乌云之上》对悬疑刑侦题材的革新意义及类型化探索的勇气不容忽视,它以女性视角重构悬疑叙事,借案件剖开人性在极端境遇下的挣扎与坚守,正如剧名所喻,正义的追寻虽如穿透乌云的微光,却始终指引着“破暗”前行的方向。

  (光明网 中新网,图片来自剧方公开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