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超”联赛的强势出圈,体育经济又一次成为焦点。近年来,新兴体育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育消费正加速释放经济活力。近日,2024年长三角地区体育消费创新场景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结果揭晓,三省一市共87个项目脱颖而出,无锡市独占4席。2024无锡马拉松、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体育融合场景及智慧体育产业园展示中心,分别入选赛事活动、载体空间与特色产品类榜单。
消费升级催生“小众运动大众化”
热雪奇迹全国滑雪公开赛2025/26赛季,28日在无锡举行。走进融创雪世界场馆,里面一片热火朝天:造雪机轰鸣作响,工作人员正用红色围挡划分出单板公园道与初级雪道。随着暑期到来,滑雪人流量递增。曾经被贴上“贵族”“小众”标签的运动,正以亲民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总经理祝笛透露,暑期滑雪基础课报名量同比增长40%,“亲子游”占比超六成。场馆与蜜雪冰城联名推出“雪王游园季”,雪地寻宝、IP打卡等活动让年轻人直呼“会玩”。这种“运动+娱乐”的跨界尝试,正破解传统体育场馆的淡季魔咒:七八月的融创茂,如今因冰雪项目带动客流量提升,餐饮、零售业态同步受益。
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体育消费逐渐向个性化、参与性靠拢,由此催生了运动娱乐的新时尚。在茂业商场三层的聚浪超级运动场,22岁的白领小陈刚结束攀岩挑战,额头渗汗却难掩兴奋:“比宅家刷剧爽多了!”这座三层空间集结了射箭、搏击、卡丁车等十几个潮流项目,工作日晚上仍需排队。商场负责人算过一笔账:引入运动业态后,年轻客群停留时间延长1.5小时,连带消费提升25%。当购物中心变身“运动乐园”,体育消费自然从单一场景进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数字文娱重构“运动时空边界”
在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展厅,一块“魔镜”让参观者频频驻足:屏幕亮起,健身教练虚影浮现,示范着街舞动作;体验者跟随跳跃,镜面随即弹出“动作标准度87%”的提示。这款AI健身镜只是园区180余家企业创新成果之一,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朱墨指着展台上的自行车骑行眼镜笑道:“戴上它,骑行时既能导航又能拍vlog,发抖音分分钟点赞破万。”
数字技术正以两种路径重塑体育产业:线上拓展场景,线下升级体验。线上端,无锡KONE电竞俱乐部将赛场搬进直播间,俱乐部品牌负责人陶晓明展示着粉丝数据:“和平精英战队每场直播超10万人观看,弹幕里全是‘求带飞’的00后。”线下端,智慧体育产业园孵化出AI下棋机器人、智能运动背包等黑科技,2024年产值突破38亿元。数字文娱的魔力,在于打破时空限制。在滨湖区一家数字化运动馆,市民张先生正对着大屏“打猎”:他挥动模拟弓箭,屏幕上的虚拟鹿瞬间倒地,积分实时跳涨。“以前觉得运动枯燥,现在像在玩体感游戏。”这种“游戏化健身”风靡背后,是Z世代对“强反馈、高互动”的刚需。
赛事经济点燃“城市流量引擎”
3月的无锡马拉松,26万人抢先报名的盛况至今仍被跑圈津津乐道。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场赛事完全摆脱了对政府财政的依赖:42家赞助商排布在42.195公里的赛道旁,从能量胶到完赛毛巾,处处可见品牌露出。运营方汇跑体育总经理李长征说:“跑友越来越‘挑剔’,我们只能把服务做到极致。”从赛前AI配速员定制训练计划,到赛后即时生成个人纪录片,锡马用“海底捞式”服务征服了跑者,也养活了自身。2025年赛事直接带动餐饮、住宿消费超2亿元。
赛事经济的辐射力,在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展现得淋漓尽致。11月的阳羡100越野挑战赛,6月初开始报名,才半天时间3600个名额一抢而空。去年,参赛者李虹带着全家从杭州赶来:“跑完比赛,孩子非要爬廿三湾,老公迷上了乾元村的咖啡馆。”这条100公里赛道串联起竹海、茶园与古道,更串联起酒店、民宿与农家乐。隐龙谷君澜度假酒店负责人殷溱翻着预订记录:“赛事周入住率飙升至95%,房价还涨了20%。”数据显示,2024年度假区体育消费场景收入达1.2亿元,其中越野赛贡献不小。据测算,一场锡马带来的城市曝光量,相当于投入数亿元广告费。而阳羡100越野赛则让宜兴在“陶都”标签之外,又多了“户外天堂”的新名片。当赛事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体育消费便从“单日狂欢”进化为“长尾经济”,持续为城市注入活力。
(晚报记者 璎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