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好消息是:入梅初期“桑拿感”不太明显

锡苏沪杭扬“组团”入梅

昨晚,市民在贡湖大道冒雨出行。

昨天傍晚,锡城天空变得阴沉。

无锡气象台昨天发布消息,无锡今天正式入梅。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入梅时间略微偏迟,但已经召集了一大波雨神,接下来无锡将开启一年中阴雨密集时段。

长江中下游组团入梅

无锡较常年迟到两天

昨天早晨太阳依旧光鲜,下午天空中布满了云系,闷热感十足。就在天气系统切换的过程中,梅雨也在悄悄“备货”。

按国家气候中心对梅雨监测区域的新划分标准,整个梅雨区自南向北可分为江南梅雨区、长江中下游梅雨区与江淮梅雨区,无锡属于长江中下游梅雨区。“梅雨三区”的入梅顺序先南后北,江南梅雨区于6月5日正式入梅,让隔壁的我们开始紧张起来。气象专家介绍,入梅不仅要看温度和下雨日,还要看各个高压系统。一般来说,连续两周内有6天雨日,同时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

市气象台专家介绍,目前,东亚大气环流形势正在调整,未来一周冷暖空气将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中部一带南北摆动。昨天夜里梅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综合分析各项气象条件,无锡今天正式进入梅雨期。放眼四周“邻居”,杭州、苏州、上海、扬州也齐刷刷“官宣”入梅,这也是近年来入梅步调最为统一、阵容最强大的一次。

据市气象台统计,无锡历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6日,出梅日是7月11日,梅雨期常年天数为25.6天,最长的是1982年,梅雨期长达44天,最短的出现在2005年,仅有2天。常年平均雨量250毫米,雨量大时可能多达七八百毫米,少的可能仅有十几毫米,常年平均雨日15天。今年入梅较常年偏迟两天,气象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些天副热带高压出工不出力,东亚季风有些怪异,导致冷热不能充分交汇,梅雨带没有建立,梅雨略微迟到。

今年梅雨不太典型

预计梅雨量较常年偏多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梅雨就这么毫无防备地来了。回顾近几年的梅雨,很多人对2016年的“梅长苏”记忆深刻。它姗姗来迟,但脾气暴躁,那一届的梅雨量下出了452.1毫米新高度,成为本世纪降水最多梅雨季。或许是那一年用尽了洪荒之力,梅雨“透支”了,之后“梅姑娘”开始收敛,2017年,“梅姑娘”不仅姗姗来迟,降水只有80.9毫米,不足常年四成。2018年的“梅姑娘”还是懒惰德性,迟到又早退,梅雨期较常年“缩水”8天,梅雨量不足常年八成。

今年的梅雨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总体来看,今年梅雨季不太典型,预计降水量较常年正常偏多。市气象台台长牛文胜介绍,今年入梅初期有两个特点,首先是以过程性降水为主。由于副热带高压不稳定,梅雨带南北摆动幅度较大,雨水以过程性降水为主,下一天停一天,或是下两天停一天。其次,入梅初期高温高湿不如往年那么明显。这是因为副高势力不强,加上北方冷空气渗透,所以梅雨季里熟悉的“桑拿感”不太明显,这也算是今年梅雨季的一个好消息。不过,夏季天气系统活跃,调整也十分频繁,由于副高存在异动,一会儿上岸一会儿下海,梅雨带也跟它一起“跳舞”,大气形势会进一步调整,后期存在较大变数,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梅雨“首秀”气势强 还有两场降雨在候场

“梅姑娘”刚刚驾到,就召集了各路雨神齐聚。昨天夜里到今天,无锡迎来一次明显降水过程。来自气象台的消息显示,这场雨主要降水时段集中在今天凌晨到上午,过程雨量30毫米左右,局部50毫米。明天雨带南压,天气短暂好转,以阴到多云为主,大家可以稍微喘口气。预计20到21日、25日梅雨带北抬,无锡还各有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受雨水影响,今天气温有所回落,最高气温下降至25℃。未来三天最高气温维持在26℃—28℃,体感适宜。

目前来看,受南北摆动梅雨带影响,接下来无锡降水过程趋于增多,多过程性降水。在未来的天气预报中,阴转雷阵雨、雷阵雨转阴、雷阵雨转小雨,会常常见面。

梅雨过后是高温

“短梅”和“空梅”常伴伏旱

说到梅雨,我们总是抱怨的多。然而,梅雨是我们和高温之间的一道屏障。按照常年,出梅当天常常是“劈头一把火”,梅雨过后更是晴热、高温、酷暑“无缝对接”,最高气温38℃是家常便饭。

还有人希望梅雨季短些、再短些。回顾历史上的梅雨季,有些年份的梅雨非常不明显,像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而且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两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空梅”。气象专家介绍,“短梅”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所以,梅雨期太短也不好,还是希望今年的梅雨正常些。

梅雨季,防霉除湿是关键。雨水多多的日子,大家记得家内保持清洁防止霉菌滋生,及时通风换气。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要适时关窗,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气象部门提醒,梅雨期间,雷电活动增多,注意加强雷电防御等安全工作。相关部门注意做好梅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短时内涝、道路积水和建设工地积涝等防御工作。农民朋友要注意加强田间沟系清理,做好大棚内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市民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物品霉变,预防肠道传染病等。

(晚报记者 蔡佳/文 还月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