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 利用中国稀土资源制造产品遏制打压中国发展,我们坚决反对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7日说,中国愿意以稀土资源和产品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的正当需要。但是,“如果有谁企图利用中国稀土资源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我们坚决反对。”
孟玮在国家发改委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全球产业链条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没有协同合作就没有发展进步。中国一直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支持经济全球化,秉持开放、协同、共享的方针推动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愿意以稀土资源和产品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的正当需要。但是,互利共赢需要各方诚意维护,某些国家罔顾世界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条,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孟玮说,我国是全球稀土第一储量大国,也是第一生产大国。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卫健委明确社区医院基本标准:
全科医生不少于3名
据卫健委官网消息,卫健委日前印发《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标准》)和《社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制度要点》)。《基本标准》提到,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应不少于3名,公共卫生医师不少于2名,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基本标准》明确社区医院定位。社区医院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社区医院的基本功能应包括:具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门诊、住院诊疗综合服务能力,符合条件的,可提供适宜的手术操作项目;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担辖区的公共卫生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能够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具备辖区内居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功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对周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
床位设置方面,实际开放床位数≥30张,可按照服务人口1.0-1.5张/千人配置。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鼓励有条件的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床位。床位使用率≥75%。(中新网)
向“白色瘟疫”宣战:
我国出台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
每年新报告肺结核患者约80万例,部分地区疫情严重、耐药问题较为突出。时至今日,“白色瘟疫”依然威胁着我们。我国日前出台遏制结核病2019到2022年行动计划,将强化各项结核病防治措施,加快履行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
由于患者大多脸色苍白,结核病被形象地称为“白色瘟疫”。2018年,联合国召开的结核病高级别会议上提出“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该行动计划由医疗、教育、医保、科技等8个部委“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发力,将开展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强化、重点地区结核病扶贫攻坚、遏制耐药结核病防治、结核病科学研究和防治能力提升等六项具体行动,向结核病“宣战”。
该行动计划明确要求,结核病防治工作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与发病率高于55/10万的省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地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布
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介绍,治理原则旨在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原则突出了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强调了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
“有些准则、原则的提出主要是以本国、本组织的视角为核心,此次我国发布的治理原则特别强调国际协作,共护人工智能的未来,强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对世界做出的倡议和承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