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家住蓉湖社区的雍嘉禄在家人张罗下庆了百岁大寿。这位祖籍淮安的长者,心态平和,常有人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表示,自己的饮食起居都没有特别的地方。一生随遇而安,心境平和或许是他长寿的秘密武器吧。
慈眉善目的老人
打造出一个“银行世家”
长长的寿眉,说话时声音洪亮,雍嘉禄今年虚龄100岁,是蓉湖社区最年长的寿星。他从银行系统退休,也是系统里有名的“笔杆子”,行内人士夸他“业务精、工作勤、作风正、待人诚”。1983年到1996年,跨度长达13年,他从六十余岁到七十余岁,仍在发挥余热,先后为《无锡市志(金融卷)》《无锡近百年经济概览(金融业)》《无锡史志(无锡官僚资本银行接管始末)》等撰稿。其中他花费心思最多的是《无锡市金融志》,全书50万字,作为副主编,他参与了从收集资料、拟订提纲到校对的全过程。著书时他已是古稀之年,去南京、成都、重庆、北京等地收集资料,有时就在图书馆里啃馒头充饥。写书是极耗脑力的工作,雍嘉禄作诗抒怀:“休顾秋霜满发间,甘守清平苦作甜;酷暑严冬日继夜,字斟句酌谱新篇。”这段笔耕不辍的日子,动脑又动体,或许反而延缓了衰老。
雍嘉禄四世同堂,生日恰好是重阳节,每次家中成员济济一堂,正好27人。这么多人中,能凑出三代银行人,除了他,他的一个儿子、一个孙女都在银行工作,可以说是“银行世家”。子女们都有出息,他也常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万事皆有后备。他主张家和万事兴,不仅父母在世按月寄奉赡养费,也要小辈们做到兄弟姐妹、姑嫂妯娌之间互相关心。做正派人、讲实话、做实事,是他主张的家训之一。
身体硬朗作息规律
爱吃鱼虾和根茎类蔬菜
一件短袖衬衫再加件黑色马夹,衣着得体,随时可以外出见客人。雍嘉禄现虽很少出门,但在家中也很注意形象,照顾他的家政阿姨张之秀说他“里里外外一个样”。即便已是百岁高龄,洗澡之类他都是自己动手,从不麻烦他人。他头脑也很清楚,计算没问题,每天都会记记账:买菜花了多少钱,给谁多少钱,谁来看望了,带来些什么礼物……或许这也是他保持头脑清醒的一种做法。
除了听力有点下降,他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身体相当不错。“别的老年人经常上医院,他几乎不去”,张阿姨说,老人体重约60公斤,不是偏瘦的那种,但也不胖,刚刚好。在饮食上,雍嘉禄什么都吃,比较喜欢吃鱼、虾,肉类吃得较少。早上一般是杂粮稀饭、馒头和煮鸡蛋。中午和晚上一般都是一荤一素一汤的搭配,比较随意。
尽管是一口假牙,但雍嘉禄并不喜欢吃叶菜,反倒是喜欢药芹、长豆这样的根茎菜。他喜欢吃黄瓜拌粉皮,也喜欢吃豆腐等豆制品,对鸡汤也情有独钟。保健品他基本不碰,总说那是骗人的。苹果、香蕉、桔子、西瓜他都喜欢。下午两三点时,是他喝牛奶或吃水果的时间。
每天早上6点30分起床,吃过早饭看新闻,中午打个盹,之后看看京剧,晚上7点准时上床休息,有时会拿个小录音机听京戏。“睡眠好,饭量也好”,在张之秀看来,这些都是雍嘉禄长寿的保证。
生性幽默喜欢阅读
兴趣爱好动静结合
“锡惠山麓,古运河畔,斗室两间”,这是雍嘉禄对自己居所环境的描述。他的家中简朴却又洁净,有个小小的碗橱,两边是纱,中间是玻璃,通风又透气,据说是他自己设计的。
他生性幽默,在采访期间,他还开玩笑说,家政阿姨张之秀名字里有个“秀”,但没上过学,真应了“秀才不识字”这句古语。“困难不愁,享福不过,知足常乐,能忍则安”,这是雍嘉禄所言的人生。他生性恬淡,一生酷爱读书,《红楼梦》《西游记》这类古典名著时常翻阅,家中更是订阅了各种报纸、杂志,每天都要翻上一阵。“读书长知识”,雍嘉禄说这是自己生活的乐趣之一。
80岁那年,他为自己写了一本《八十自述》,总结自己的一生。他在文中说:“一生庸碌、生计拮据、难得闲情。除看听京戏、爱看球赛外,唯爱集邮与旅游。皆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花费不多但有益于身心健康。”邮票中,他的生肖票已集了两轮,古典文学名著专题和京剧专题已集齐,老人觉得如此绵延不断趣味无穷。
雍嘉禄说自己上小学时,就远足遍游南京明孝陵、中山陵等。工作时,常利用出差的休息时间浏览当地风光。他喜欢游山玩水,积攒了“好脚力”。前几年,他每天沿着运河边散散步。如今虽少出门,但也常在家中踱步,喜欢在阳台上极目远眺,还喜欢和花花草草打交道。如此看来,他的爱好动静结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为他增添乐趣。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