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梅子黄时雨

“首秀”就是大手笔 暴雨开启梅雨季

全市一半自动站雨量超50毫米 最大降水量在马山

昨天早晨,市民在一处积水路段冒雨出行。 (还月亮 摄)

前天白天阳光依旧灿烂,昨天“梅姑娘”就抵达锡城,自此平静的天气不再平静。虽然今年“梅姑娘”迟到了,但气势一点也不输,作为今年的梅雨“首秀”,雨水大概是受到6.18大促影响,下得毫不吝惜,直接用暴雨敲开了今年梅雨季的大门。

首场梅雨浇暴雨

气温打回“2”字头

这场雨是前天晚上兵临城下的,打破了锡城连日晴好的格局,揭开了今年梅雨季的序幕。前天晚上8点,雨水以“洒洒水”的量级光临,上半夜下得还比较温和。受到雨带北抬影响,昨天凌晨雨水开始爆发,雨量和气势都加码,下得猛烈甚至暴力。昨天早晨5点,市气象台拉响了暴雨蓝色预警,部分地区降水量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仍在持续。

这场雨究竟下得多大?根据市气象台监测,全市85个站点中42站雨量超过50毫米,达到了暴雨量级,最大雨量为74.9毫米,出现在马山街道。很多人可能没有明显感觉,因为雨水“主力部队”基本在夜间,无锡普降大雨到暴雨。昨天白天仍有降雨,不过雨量明显小了下来,暴雨预警也开始解除。

好消息是,雨水来了终于可以凉快点了。被雨水这么追着碾压,原先飙升的气温又被“打回原形”。昨天,锡城最高气温只有25℃左右,而且未来三天最高气温都维持在“2字头”。不过,虽然最高气温不高,最低气温也不低,维持在21℃左右,加上空气潮湿,闷热感会愈加明显。作为梅雨季的“标配”,闷热感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相比往年的高温高湿程度,今年“梅姑娘”还是手下留情了。因此,大伙儿也别太嫌弃梅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有它的另一番风景,就像任何事情总是有坏的一面,有好的一面。

梅雨上演“车轮战”

新一轮雨水正在接力

梅雨“首秀”谢幕后,今天雨水进入中场休息,但又一波“雨兄雨弟”在酝酿,雨水将上演“车轮战”,中雨、大雨,甚至暴雨轮番上场。接下来的日子里,无锡人要有心理准备,衣服晾不干,袜子又要不够穿了,空气里也会弥漫着黄梅天独有的味道,潮湿、闷热。目前来看,20-21日还有一次强降雨过程,22-24日白天天气短暂转好,以云系变化为主。随着副热带高压再次增强,24日夜里起仍多阴雨天气。虽然不会是密集的“雨雨雨”,但目光所及的天气预报都有过程性降水,一场接着一场的雨,你方唱罢我登场,请大家提前有所防范。

对于无锡来说,梅雨时节是一年到头雨水最密集的时候,有时是激烈的暴雨,更多的时候,雨水是温和的,但没完没了,不变的是闷热、潮湿、黏腻的体感,空气中湿度总是处在饱和或近饱和状态,似乎随便就能捉住一团空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无锡的雨水将呈现“随时待命”的状态,请大家出门常备雨具。需要注意的是,入梅初期降水频繁,较强降雨可能引发短时内涝,道路积水和建设工地积涝等情况,需加强防御。相关部门注意做好梅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短时内涝、道路积水和建设工地积涝等的防御工作。(晚报记者 蔡佳)

交通

雨天模式开启,交警提醒注意交通安全

“开在高架上一路像腾云驾雾”

本报讯 锡城的梅雨季在大雨中拉开帷幕,一早市区多处路段出现车多拥挤。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昨天早高峰路面湿滑碰擦事故多发,市区主要节点路段排队缓行的状况比平日加重。面对之后的雨季,交警提醒驾驶人注意安全出行。

昨天上午开车出门的市民,与来势汹汹的大雨相逢。早上7点多,江海高架由北往南方向车流量较大,车辆由广南立交排队缓行至人民东路口。人民东路由东往西方向车流从东林广场路口排队缓行至广瑞路口。凤翔高架由北往南方向车流由惠山隧道排队缓行至盛岸路口。到了8点多,市区蠡湖大道、梁清路、金城高架、通江大道、机场路等都出现车多缓行状况。而且,昨天中山路人民路口、解放路县前街路口、友谊路与老锡沙线路口、春笋中路与团结路口、静慧西路清晏路口等处的信号灯由于天气等因素发生故障,使得一些原本出现排队的路段通行更加缓慢。

早上部分路段发现有积水,如中南西路和蠡湖大道路口积水,团结路由南往北在锡虞路和芙蓉三路路段有两处积水比较严重。不少网友感叹,大雨让上班多花了大把时间,“撑着伞裤子全湿了”“哪哪儿都挤”“感受到路上满满的人气”“开在高架上一路像腾云驾雾”“车子开得很慢,真不是故意迟到啊”。雨天里出行拥挤时段也比平时延长,9点过后一些路段的车流量还没有减退,9点半左右仍有外出的小伙伴反映半路遇到了堵车。

高速公路方面路况相对平稳,昨天凌晨受到大雨影响,京沪高速公路无锡段江阴北至无锡互通限速调整为限速80千米/时。早上7点半左右,京沪高速、沿江高速限速都是80千米/时,沪蓉高速、锡宜高速、锡张高速等通行正常。

从交警支队了解到,发现的故障信号灯已经报修。好在上午10点多雨水开始渐歇,市区路况明显有所改善。不过梅雨季向来是一年中降水集中的时期,很容易出现暴雨,降水将对交通出行造成一定影响。交警提醒驾驶人雨天行车注意提前出门、放慢车速、控制车距、亮起尾灯、切勿加塞。同时由于雨天路滑视线不佳,碰擦事故会有所增多,发生轻微事故后要快速撤离,尽量不要逗留在现场。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视线也会受到雨势和雨具遮挡,为了躲开积水区域,有的人容易走到路当中,提醒机动车驾驶人注意观察和避让。(念楼)

应对

预降预排

无锡沿江

停止引水

本报讯 随着正式入梅,无锡也吹响了主汛期的号角。而早在入梅前一天,根据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的部署,无锡沿江就停止了从长江引水,同时通过预降预排提前降低了大运河无锡水位,严阵以待。受强降雨影响,全市主要河湖库水位上涨较快但都在警戒水位以下。目前各地汛情平稳。昨天早上8时,无锡大运河水位为3.69米,到了上午10:30时水位涨至3.78米。而水利部门通过预降预排,前天已将水位降至了3.42米。这场强降雨将大运河无锡水位抬高了30几厘米。“10点左右可以向长江排水后,水位就开始逐渐下降。”他告诉记者,由于此前长江潮位在上涨,不能往长江排水,因此抬高了大运河无锡水位。随着沿江14个口门全力排水,到下午17时,水位降至3.67米。太湖平均水位涨至3.14米。

市防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5月1日无锡进入汛期后,防汛部门就开始坚持24小时不间断值班,密切关注气象、水文的变化,以随时调整水利调度方案,尽可能地确保安全。“周末就停止了从长江引水。”他说,从长江引水一定程度上会抬高无锡的区域水位。今年由于太湖水质、水量都不错,因此引江济太目前还未启动过。不过,灌溉用水、工业生活用水等还会从长江引水。根据近几日掌握的气象、水文最新信息,预判本周无锡可能会入梅。尤其是周末,了解到无锡近两日会迎来大雨,市防指决定关闭沿江闸门,暂停引水。接下来会根据水位、雨情等进行实时调整。

根据气象部门对今年无锡汛期的气候趋势预测,预计今年无锡夏季总降水量较长年偏多2成左右,部分地区偏多2-5成。总体上,夏季我市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预计梅雨量比常年略多,局部地区可能偏多2-5成。

一入梅,就意味着雨下不停,如果排水不及时,内河水位会快速上涨。该负责人表示,梅雨期间水位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每年汛期最考验防汛安全的时候。据了解,目前,我市仍面临洪涝不分、因洪致涝、洪水出路严重不足的防洪压力。城市部分雨水管道标准偏低、管径偏小、局部堵塞,遇强降雨时,部分地区短时间积水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圩区的排涝能力仍显不足,一些半高田成为新的易淹易涝地区。

随着梅雨季的到来,市防指将更加密切关注天气、水情变化情况,加强会商研判,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及时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合理控制河道水位,做好防汛短时强降雨的各项准备,确保我市防洪安全。突出长江、太湖、运河、水库、重要圩区和低洼易涝等关键区域,配足配强力量、守住重要节点。(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