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梅子黄时雨

动物安心过季 游客无碍观赏

本报讯 昨天是无锡入梅第一天。记者从无锡动物园采访了解到,园方已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动物安心过季,游客无碍观赏。

据动物保育科孙志明介绍,梅雨季节,他们主要从饲料管理、除湿防霉和药物预防三个方向入手,为动物提供新鲜空气和舒适环境。梅雨季节的温湿度偏高,肉鱼类饲料容易变质,谷物类饲料容易发霉,因此,运输和投喂的时间控制很重要。目前,园方将一天两次的运输量变更为一天多次,力求实现“即配即用”,并加强饲料出库的检验和回收工作,投喂前仔细检查饲料品质,投喂后2小时及时清扫残余食物。对于一些特别怕闷热和高温的动物,空调已经安排上了。如园方精心饲养的大熊猫,生活环境需经常使用空调换气排风和降温,确保室温在26度以下;白袋鼠、赤大袋鼠的居住地需通过专用除湿机保持湿度在50%-60%。针对鸟类,预防疾病的传播是重点。他们向鸟类投放制霉菌素和抗感染药物,既防止霉菌的感染,又预防鸟类自身的疾病。

闷热的天气会让动物们不愿见客,导致游客白跑一趟吗?工作人员表示,游客依然能如常观赏,即使动物窝居室内,游客也能在内场观赏。据了解,梅雨季期间,河马、犀牛、熊等大型兽类依然会在室外“玩耍”,室外展示也有遮阴遮雨的地方供动物休憩。园方还将打开内外通道,让所有动物依据自己的心情自由进出。考虑到阴雨天气动物们的心理变化,饲养员们在调整投喂食物和丰容方式上也有所变化。以狐猴为例,精饲料、水果等分2-3次投喂,在格外闷热的中午投喂其喜欢的香蕉、红枣等食物。同时,定期调整展示环境布局,布置“新家”。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初来乍到的亚洲象来说,梅雨季或许是更活跃和更适应的时间段,他们将食用浸泡过的水果,享用新鲜的草料,在无锡重温“夏日旧梦”。

(金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