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低碳日感受无锡的“节能低碳”

部分单位节能已成常态

呼吁:节能不能靠偶尔低碳体验 应植入日常生活

昨天是全国“低碳日”,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开展“绿色发展、机关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能源紧缺体验。根据部署,除信息机房等特殊场所外,办公区域空调、公共区域照明停开一天;6层以下(市民中心7楼以下)办公楼及其他公共建筑原则上停开电梯,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那么,各级公共机构执行情况如何?昨天,记者对部分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了探访。

越来越多市民上班首选地铁

地铁站:

昨天上午8点,地铁三阳广场站一如往常迎来了上班早高峰,站台上人头攒动。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乘客,地铁已经成为不少市民上下班出行的第一选择。当天,选择乘坐公交、地铁上班的机关干部不在少数,“绿色、健康、省时、畅通”等字眼被频繁提及。还有不少上班族在单位倡议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用实际行动支持节能低碳绿色环保。

“我住在市区,单位在运河东路,出行一般都爱坐地铁。”陈鸿是锡城一家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除了每月两次的值夜班开车,每天都是乘地铁上下班。在她看来,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锻炼身体,乘坐地铁上下班能走路活动筋骨,还能为环保出点力。吴先生家住天河小区,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上班,“以前开车上班总是会堵车,现在每天7点半从家里出发,先骑共享单车到地铁刘潭站乘1号线,再到三阳广场换乘2号线。”吴先生说,虽然不能一站到底,但不会为堵车迟到着急,也不用为找车位烦心。

从无锡地铁集团了解到,去年地铁年总客运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作为锡城公共交通的主力,无锡地铁也一直在践行节能低碳,“地铁站的节能减排措施是全年实施的”,无锡地铁集团相关人说,比如车站内采取了节能照明,空调设定为站台温度达到28℃以上才开启,并且维持在26-28℃左右。

市级机关带头体验低碳生活

市民中心:

昨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市民中心,只见停车平台上有三四成空余的停车位,平时这里早就停得满满当当,一位难求。走进1号楼大厅,原本一开一合的自动门全部打开通风,门厅的灯基本处于关闭状态。从1号楼来到4号楼,4台电梯全部停开,电梯门旁还张贴了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的提示,出入的工作人员都走楼梯。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坐电梯习惯了,一下子断电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这种体验活动让我更懂得珍惜能源了。”走访中,各机关办公室都没有开空调,而是通过开窗通风。据统计,昨天一天市民中心就节电2万余度。

“节能办公”只是公共机构迈出的一小步。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近三年大力推进绿色市民中心建设,开展垃圾分类率先行动,建成厨余垃圾处理站,对办公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同时,还开展了绿色照明、空调移机、机房改造、屋顶光伏、绿色停车棚、电动车充电桩、新风系统、智能化监管等10多项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应用和节能改造,单位面积建筑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大大低于党政机关平均水平。去年,无锡市民中心作为全省唯一的市级行政中心,获得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称号,被考核组誉为“示范中的示范”,发挥示范领跑作用。

无纸化办公年节约10万元耗材

河埒街道:

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河埒街道办事处,一进入大厅就看到屏幕正在播放着低碳日宣传片。楼道里的灯全部未开,因此光线昏暗。沿着楼梯一直走到三楼办公区,公共区域的灯均关闭,仅楼梯的声控节能灯在有人经过的时候才来亮起。在办公室门口的电灯开关上,都贴有“节约用电”的提示语,不仅如此,卫生间里每个水龙头旁还有“节约用水”的提示。当天天气闷热,办公室没开空调,不少工作人员自带了扇子,或是连接电脑USB电源的小风扇。

在河埒街道办事处,节能减排不仅在低碳日这一天,而是深入日常。街道工作人员蒋为成介绍,早在3年前,他们就启用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实行无纸化办公。“该办公平台涵盖公文管理、通知公告、办公管理和资料等,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以非纸张形式的数字、电子等方式进行的信息存储、操作和传送的办公方式,既节约办公费用,也提高了办公效率。”系统不仅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操作。OA办公自动化系统启用后,一年节约纸张、油墨等办公耗材近10万元。

走访中,记者还注意到每个办公室都放有两个垃圾桶,分别标注“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在党政办公室,有一本餐厨垃圾清运记录,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清运的数量和接收人。蒋为成介绍,这是河埒街道开展垃圾分类新举措,在每个办公室就实现了垃圾分类,还和环卫部门签订了第三方协议,专门对食堂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做到每日一清。另外,一楼还设有可回收垃物临时分拣点、不可回收垃圾点以及有害垃圾回收点。

重点盯年度能耗费用 50万元以上单位

举措:

近年来,无锡涌现出一大批节约型机关建设先进集体,创建了13家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57家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以及一批省级节水型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实现人均综合能耗和水耗分别同比下降2.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1.8%,公务用车平均油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办公耗材保持零增长的目标。

助推节能减排,“用能大户”是重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负责人叶国旗介绍,各级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对年度能耗费用50万元以上的单位建立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其节能目标完成、节能措施落实等情况的督促检查、跟踪指导。推进重点单位各类用能系统、用能区域能耗分项计量,开展能源审计,分析查找节能空间,强化日常用能管理,落实节能改造措施。对中央空调等重点用能系统,数据中心、食堂、实验室等重点用能区域,锅炉、电梯、开水器等重点用能设备,加强能耗监测和分析,采取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能耗。此外,针对节假日和冬夏两季用能高峰,通过管控好用能环节,推动用能方式根本转变,全面实现环保降耗。

(晚报记者 蔡佳/文、摄)

· 小贴士 ·

“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只是一种倡导,不能只靠偶尔低碳体验,大家应该将节能低碳植入日常生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做到节水、节电、爱惜食物、少开车、少用纸张和一次性筷子,从日常点滴做起。

1.复印、打印纸使用双面,单面使用后的复印纸,可利用空白面影印或裁剪为便条纸或草稿纸。

2.减少或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3.使用节能灯,在采光条件好的情况下,不开或少开灯光,下班时,随时关灯。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根据需要尽量少开照明灯,用后及时关闭。

4.闲置或两个小时以内不用的电脑,要及时关机,确保“人走机关,机关断电”(尤其是午休时间)。电脑需经常保养、清洁,注意防尘防潮,减少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