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生活垃圾分类存痛点:推广工作起步早,部分人的观念拖后腿。城管部门“对症下药”:

每200户配置一名分类指导员

现场指导和上门宣传相结合,线上线下齐发力推进落实

近日,垃圾分类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也将于9月1日起施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年后,无锡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如何?《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后,生活垃圾分类会有哪些新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现状: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 正确率低

荣巷街道逸泉苑小区自去年5月开始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一进入小区大门就能看到道路左侧放着一排分类垃圾桶。小区居民朱锡荣正好下楼扔垃圾,被问及是否能正确分类垃圾时,朱老伯自豪地表示:“我能正确分类。硬纸板扔在可回收桶里、电池扔在有毒有害桶里、蔬菜扔在其他垃圾桶里、破衣服有专门的地方放……”他认为,如果在家里就分类扔的话,其实不算麻烦。对于最新公布的《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中涉及的扔垃圾不分类可能会被罚款,朱老伯表示,可以处罚,但感觉罚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荣巷街道城管办唐国平介绍,逸泉苑今年年初已实行了分类运输,“其他垃圾”每天清运,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则是一周清运一次。林玲是逸泉苑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平时她每天都会在小区里定时转悠,指导居民如何正确分类垃圾。林玲回忆,刚开始居民们会把垃圾混在一起投入垃圾桶,她只能把垃圾拿出来重新分类。说起引导居民的经历,她表示,起初居民会有点排斥,但通过多次沟通和指导,现在基本都能做到分类扔垃圾了。

《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公布后,6月17日,记者到美湖社区蠡湖家园小区进行了实地探访。据了解,该社区2012年初就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从社区宣传、志愿者引导、学校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努力。社区工作人员许斌介绍:“这么多年来,其实还是宣传工作做得更多,比如让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一定了解,真正要做到完全正确分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有些事当你去做了,总会有成效,比如当把分类垃圾桶天天放在居民的眼前,加上适当的分类宣传,居民们也会逐渐开始自觉分类扔垃圾。”许斌表示,虽然社区不定期会有志愿者、党员等在垃圾桶旁宣传指导,但仍有部分老年人不愿分类,只能由保洁人员帮助进行分类。

解读:操作原则为“四分类三投放”

市城管局环卫处许元介绍,根据《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无锡市垃圾分类将实行四分法,根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来进行分类。考虑到目前无锡市终端处置设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将进行三投放,也就是先将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放入同一个垃圾桶中。在居民小区中,将放置三个投放容器,一个投放其他垃圾加易腐垃圾,一个投放可回收物,还有一个投放有害垃圾。

根据《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可由城管部门对不进行分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未按规定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由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未按照规定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个人,由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针对市民反映的“混收混运”情况,许元解释,各区分类收运体系车辆基本已构建到位。但由于目前的垃圾分类正确率不是很高,环卫收运单位收运垃圾后,常发现混合投放的垃圾,很难再次分类,只能选择一起运走。未来随着垃圾分类正确率的逐步提高,这样的情况会消失。分类正确之后,终端的分类处置工作是能确保质量的。

痛点:分类之路颇多曲折

据了解,无锡从2003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到2017年全面开展垃圾分类,一路走来已有十几年了。这次《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颁布也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法律法规的支撑,距离9月1日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垃圾分类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分类设施缺失。学前东路上某老小区还没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居民刁仁黎表示:“挺愿意学习垃圾分类的,但目前的垃圾桶还没有分类标识,想分类投放也没办法。”推行垃圾分类以来,不少小区在进出口旁贴出了醒目宣传语,分类垃圾桶却要么设置不到位,要么损坏、遗失后没及时补上。有些居民在家里认真分好,下楼发现小区只有一种垃圾桶,不免沮丧,刚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对此许元表示,目前我市的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将近50%,预计今年年末全市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将增至70%,江阴和宜兴将达到60%。

配套宣传缺乏。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城管部门发现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投放正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记者也在观察中发现,很多小区虽然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真正分类扔垃圾的居民很少。宣传不到位,导致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够到位,对于垃圾分类的习惯也没有很强的意愿去学习改变。

混收混运。当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的正确率很低时,由于环卫人员很难做到全部重新分类,也导致了垃圾车的混收混运。而市民提出的:混运的垃圾被送到垃圾场后还会不会再进行分类?许元回答,目前可能很难做到。

此外,如何监管不分类扔垃圾的个人也是一大难题。荣巷街道城管办唐国平说:“比如逸泉苑小区有18个扔垃圾的点位,虽然小区有分类督导员,但如果居民不按要求分类扔垃圾,或者分类错了,很难第一时间发现。”

为此城管部门下阶段将着重推进相关宣传指导工作。

推进:每200户 配置一名分类指导员

许元介绍,虽然想靠分类指导员进行指导,但街道和社区本身没有那么多人力。所以在《条例》颁布后,将要求各区按每200户配备一人的标准,配置分类指导员入户宣传。市城管局还将组织这些分类指导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未来,这些专职分类指导员将负责于早晚投放高峰期时,站在垃圾桶旁指导市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同时他们还会进行入户宣传,将垃圾分类的指导手册分发到市民手中。

荣巷街道城管办唐国平也表示,接下来将通过线上线下一起宣传,推广垃圾分类。针对老年人选择进行线下宣传,比如当他们分类正确后,分发一些垃圾袋、分类垃圾桶作为奖励,针对年轻人则通过社区APP、网站等线上渠道,进行玩扔垃圾小游戏,积攒积分换奖励的激励行动。针对孩子和学生,准备通过学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期待当孩子学会接受垃圾分类后,带动父母等家人加入,切实推进垃圾分类。

(晚报记者 张颖/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