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起至7月5日,文渊坊名人故事会堂内有一场特别的书法展。展览的主角是19岁的省锡中高三毕业生黄昱斐,展出他6岁至今的60余幅作品,见证了他的成长之路。8月份,黄昱斐即将赴美就读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临行前,在他的书法老师王小幸的支持帮助下,促成了这场“斐笔寻常——昱见未知的自己”黄昱斐2019个人书法展。
和很多人办展览请人写前言不同,黄昱斐给自己的展览写了前言。他说,在专业人士的眼中,这些作品可能是稚嫩而缺乏技巧的。但在他眼中,这行行字字永远是独一无二的。他把每一次创作都当做一次整理情感的机会。学业再忙,静心写字,总能让他找回生活中忽略的角落。黄昱斐出生于2000年,6岁起,在妈妈的带领下,他慕名拜于原崇安区少年宫书法老师王小幸门下学习书法,迄今已有12年,市里到全国的书画奖也一路拿到了最高奖。
学书法苦不苦?“一开始比较苦,前三年都是被妈妈打着手在练习。”黄昱斐当时不理解妈妈的做法,但后来特别感恩妈妈的坚持。黄昱斐还学钢琴和吉他,他也喜欢玩游戏,但从未丢掉过毛笔,认为都是生活的调剂。学了多年书法,即将出国,黄昱斐想给老师、给家人,也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是就有了这场书法展。展览展出了黄昱斐学艺至今的一批佳作,“真草隶篆行”各体皆有,内容涵盖临帖、楹联、诗词、古文等,字体清秀隽永,引人入胜。
黄昱斐给人的第一印象很腼腆,但随着话题的深入才发现他很健谈。而他之所以被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研究专业录取,也得益于他的能言善辩。在他看来,学书法非但不会影响到学业,反而在磨练心性中,让他更善于思辨。高中时,黄昱斐选修了《哈佛演讲与辩论》课程,对美式辩论产生了浓厚兴趣。凭借着敏锐的思辨能力、出色的演讲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2017年,黄昱斐当选无锡市“未来大使”,出访瑞典、丹麦,开展友好交流活动,他的书法作品还作为城市交流礼物赠予了丹麦拜瑟克伦市市政府。
王小幸对黄昱斐的评价是,“字随性了一点,像我”。言语中难掩对弟子的疼爱。王小幸是无锡艺专的首届毕业生,现为江苏省书协会员,在少年宫教了30多年书法,桃李满天下。眼看又要送走一位学生,王小幸寄语黄昱斐,无论学业走到哪一步,都不要丢掉中国传统文化,不要丢掉书法艺术,不要丢掉童年的爱好。黄昱斐说,到了美国,他也会继续坚持书法创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因为书法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张月/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