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龄周刊

设计游线、健康管理、家居改造可一站式满足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水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模式

18日,民进江苏省委“大力促进我省老龄产业健康协调发展”调研组来到无锡,特意走访了梁溪区清名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据了解,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无锡运营半年来,尝试推出老少互动课堂、适老化改造、健康管理等个性化的专属养老方案,期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锡城老年人需求。

模式

就餐、理疗、娱乐需求可一站式满足

古琴室、插花室、书画室……清名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十多个功能室配足了常用的功能。苏先生和一帮朋友在这里找到了排练场地,每星期他们的话剧小组成员都会在这里碰头。最近,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在这里跟着老师学做香囊。袋子里放上驱蚊、助眠的药材,有的做成粽子状,有的做成香袋状,放在包上做装饰也很好。形体房里,老年人们组团在这里练舞蹈。年轻人可以来这里做志愿者,为老人们配送果蔬,顺带可跟着老师学学插花。

功能室里有一间老少互动室,里面有小小的滑梯、帐篷,方便老人带着孙辈一起参加活动。一边还有彩色的手工桌椅,中心提供“异想天开”“心灵手巧”等可供祖孙一起活动的免费课程,增进代际和谐。

程德忠今年73岁,她在无锡市老年大学报了好几门课,上午和下午都要上课。因这个居家养老中心和学校相邻,她上午上完课,就来这里吃午饭,一餐10元,有荤有素,很方便。饭后还能在这里休息一会儿,下午精神抖擞去上课,省得来回奔波。83岁的卫瑛和杜锦清夫妇就住在附近小区,因子女在外地,卫瑛又中过风,每天买汰烧太累,所以老两口习惯在周边的快餐店吃饭。这里开张后,就成了他俩的“食堂”,“感觉卫生又便宜”。74岁的胡桂娥住在沁园新村,关节有点问题,上下楼很不方便。她听人介绍后,来中心吃完饭,下午在空调房里做一会儿腿部理疗,“天气热了,吃完饭不想回家,这里挺好的”。

现状

处于试运营阶段,正摸底老年人青睐的项目

未来

该中心位于清名东路一处连锁经济性酒店的二楼,原来是闲置资产,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总投资超500万元,可同时接待300余人。2018年12月28日成立以来,累计服务老年人超过9000人次,其中就餐老人上千人次。墙上的价目表显示,网上代买、上门代送、剪指甲、茶品每次约5元,养生型的无水森林浴每次68元,制定健康方案每季度100元,其他大部分项目都是免费的。这里可提供免费的养生知识、膳食营养、电子产品运用、互联网学习等课程,免费测量血糖、血压等。一些茶道、插花、古琴类的基础班免费,提高班价格为每12次240元。

对此,胡桂娥老人表示,模式很好,适合老年人。不过,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高,“希望政府能多给予扶持,因为有不少老人需要这样的场所”。

该中心的运营经理金广宇介绍,目前中心有约10人的服务和管理团队,还有不少志愿者。目前午餐供应有一点营收,但总体处于亏损状态。不过,现在只是试运营阶段,主要考虑引流,看看哪些需求是受老年人青睐的,以便将来作相应发力。

引入全生命周期概念

提供家居适老化改造等产业服务

据了解,这是由泰州一家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前来创办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企业介绍里称,公司在江苏、浙江、福建甚至在泰国等地都有自己的服务床位,未来会向旅居康养基地和定向专业养老机构延伸。金广宇认为,老年阶段其实是一个全生命周期,会有各种需求。比如,老年人在较为健康的时段,可在其旅行路线设计等方面发力,一旦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可以在健康方面给予帮助,公司经销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血压、血糖仪器,也有自己的供应商,能为老人提供地面防滑处理,室内家具和装饰角的防撞设计,也可进行通道无障碍改造和康复环境改造。针对一些老年家庭的高端需求,可提供智能监控、智能指纹锁、智能灶台、烟雾报警器及切断阀等智能化家居的改造。

民进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朱毅民表示,看到该中心里的老人都神采奕奕,感觉这种模式是受老年人欢迎的。但企业也要不断摸清老年市场的需求,找到生存的平稳点,在为老年人找到快乐的同时,创造自身的社会价值。本次调研中,无锡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了无锡在养老事业中的一些做法,比如在居家养老中心推广场地险,保证企业有开办的积极性,也使老人出行有保障,这种设计得到了调研组的赞赏。无锡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则介绍,目前无锡养老项目总体体量占比还较小,正在通过对新建小区配备养老用房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硬件上首先能得到保证。同时无锡也降低了养老产业的投资门槛,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