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持续升高,眼下天牛等害虫的幼虫已出现,并进入了高发期。对于城市绿化而言,天牛是不折不扣的害虫,也是无锡最大的蛀干害虫,给行道树带来毁灭性打击。
为了防范这些顽固害虫毁绿,绿化部门一直在探索新技术。经过专家“把脉问诊”,近日,市绿化管理中心对部分树种尝试剿杀天牛新招,让3000株行道树和景观树种享受到这一新治疗手段。
又到天牛猖狂时 新杀虫“武器”试水
在梅园立交附近,一株胸径10多厘米的栾树,枝叶郁郁葱葱,但根部已经千疮百孔,树干基部堆积有锯末状虫粪,这是被天牛蛀过的痕迹。绿化工人用电钻在距离树根30厘米高的树干上,钻了3个约5厘米深的小孔,再将装有药剂的蓝色小瓶子呈45度角插入。现场养护人员介绍,药剂被灌进树干后,会随着蒸腾作用扩散到树冠等各个部位,大概一周左右会把药剂吸收完全。注射完毕后,绿化工人在树干上钉上一个安全提示牌,上面写着“瓶插药剂、虫害防治、请勿触碰”。
天牛虫害被称为“心腹之患”,因为它不像食叶害虫一样吃叶子,而是蛀干穿心,给行道树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根据绿化部门观察,近年来,锡城行道树天牛虫害发生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前不久,养护人员在钱荣路转梁清路的匝道上看到两株樱花枯死,仔细一看,树干满目疮痍,根部散落着一层被天牛推出来的木屑和排泄物。还有一棵柳树原本好端端的,前不久中间段树干突然折断,这才发现树干内部早被天牛蛀空,成了“空肚树”。湖滨路、解放环路、石门路的一些老牌法梧也深受其害。
市绿化管理中心绿地管理科负责人许瑛介绍,本次天牛防治主要针对行道树和观赏价值高的树种,绿化部门选择了运河西路、石门路、通惠西路、解放环路等13条道路以及梅园立交、健康游园两处游园共3000多株法梧、栾树和樱花进行试验。“为了达到治疗效果,每棵树木所需要药物的剂量也有差别,用药量要根据树木胸径大小计算。通常胸径在10厘米以下只需打一支,每增加10厘米需要再加一支。”许瑛提醒市民不要轻易拿掉树上的小蓝瓶,等其药剂自然吸收后,将由绿化部门统一拆除。
行道树面临威胁 隐蔽性强成防治难题
作为行道树的“杀手”,天牛取食树种多样,喜欢寄居在法梧、樱花、杨树、柳树、枫树等。据统计,目前市管道路共有6万株行道树,三分之一的行道树都面临着天牛虫害风险。
许瑛介绍,天牛的种类较多,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光肩星天牛在无锡较为常见。每年5月份,天牛成虫开始出动,绿叶间常见它们的身影。到了6月下旬,天牛开始交配产卵。天牛成虫喜欢在树皮上刻出“T”或“八”字型的缝隙,然后在缝隙中产卵,大约5天就能孵化出幼虫。最可怕的是天牛的幼虫,初龄幼虫就能蛀入树干,在浅表层的韧皮部取食,待龄期增大后钻入木质部,能在树干里“挖隧道”。这些“隧道”蜿蜒曲折,有排气孔、排粪孔,非常复杂,最终一两个月就能蛀心。据测算,一只天牛幼虫一生可以挖90-210厘米长的“隧道”,一生的蛀食量相当于10-12厘米长的木材。
“天牛之所以防治难,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隐蔽性太强”,许瑛介绍,潜伏在树干里的天牛受外界影响少、天敌少,通常可以规律地繁殖,从5月一直持续到8月。最可恶的是,天牛钻入行道树后,对树干进行疯狂啃食,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发现。只有到了刮风下雨的天气,被蛀空的行道树轰然倒塌,养护人员才会发现这棵树已经被天牛蚕食透了。
“三管齐下”灭天牛 强身健体是根本
根据天牛的生长周期,每年5到8月是天牛捕杀最佳时期。只有大量天牛“落网”,才能大大减少来年繁殖的数量。为了抵御天牛,绿化部门也探索了多种防治办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最传统的就是人工捕虫,这是一种物理防治,在蛀空的位置或者树干新鲜虫粪处用铁丝掏出洞内幼虫。还有一种方法是找到树上的蛀孔,在洞口塞上会释放毒气的棉签,把天牛毒死,这是化学防治。此外,无锡已连续多年引入天敌昆虫治理害虫,在行道树上投放装有花绒寄甲的小试管,采取“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法。
许瑛介绍,花绒寄甲具有自动搜索天牛信息的能力,会循着“气味”钻入天牛钻蛀的坑道中搜寻“敌人”,并将自己的卵产到天牛幼虫体内。通过寄生方式,把天牛幼虫当成自己虫卵的养料,将天牛幼虫体内的营养“吸食”一尽,天牛也就死了。“这种方法对树木本身和环境都不会造成破坏,但要是遇上了天牛大年可能就不奏效了,而最新的药物注射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许瑛说,如果首批实验试点效果好,明年将在更多的行道树中推广,包括柳树、梅树、枫树、香橼等树种。
“防治天牛除了三管齐下,最根本的是增强行道树的‘体质’”,许瑛说,天牛喜欢啃食树势衰弱的树木,树木一旦出现了变老变弱的痕迹,天牛都会闻风而来。这就像人的体质好了、免疫力增强了,身体就不容易受病菌侵袭。因此,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从根本上抵抗天牛的入侵,防虫的根本应加强树木管理,提高植株长势,增强自身抗性。为此,绿化部门也将在日常养护中更精细,从营养、修剪、浇水等多方面悉心照料,让行道树保持健康。
多知道点
这些虫子 也“横行”夏季
锦斑蛾
随着气温的升高,一些喜欢高温的园林植物病虫纷纷出动,无锡即将迎来夏季病虫害的高发期。从绿化部门了解到,除了天牛,锦斑蛾也是夏天的常见虫害。锦斑蛾偏爱重阳木,两年前,清扬路往东100米的人行道内侧,多棵绿树的树叶快被毛虫啃光,让周边的市民心慌慌。绿化专家介绍,锦斑蛾一年有三代,分别在春、夏、秋三季,目前正值第二代。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中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等,有“十天啃光三棵大树”之说,足见其危害之大,但好在这种害虫不会伤及树木枝干及根部。每年六七月份,绿化养护人员就要擦亮眼睛,看到路上有少量“黑蝴蝶”飞舞,就要及时洒药防治,防止成虫上树产卵。
红蜡蚧
红蜡蚧也是无锡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雪松、杜英、月桂、桂花等多种园林植物,可诱发煤污病,破坏行道树生长和绿化景观面貌。绿化专家介绍,红蜡蚧一年发生一代,虫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初孵若虫多在晴天中午爬离母体,如遇阴雨天会在母体介壳爬行半小时左右,后陆续固着在枝叶上为害。由于虫体大多数时间有红色蜡壳护体,喷药防治效果往往不佳,若虫孵化出壳期是全年防治的关键。
樟巢螟
进入7月,害虫樟巢螟也进入了成虫羽化期。樟巢螟主要攻击的目标是香樟。在无锡,樟巢螟一年可发生2—3代,以幼虫吐丝缀叶成虫巢食叶为害,严重时可形成大量虫巢,嫩梢叶片被取食。虽对树木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树上虫巢多,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夏天正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绿化部门在加强监测的同时,使用药剂进行灭虫。
(晚报记者 蔡佳/文、摄)